买卖合同常见欺诈手段

更新时间:2015-11-13 10: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买卖合同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在法律上的典型表现形式。常见欺诈手段主要有下面几种,小编为您介绍。

  (一)、伪劣产品替代履行法。在签订买卖合同时,欺诈方出示真实的质量较高的样品,而在履行时却代以质量低劣的伪次品。

  (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欺诈法。当事人一方在自身无履约能力或虽有一定履约能力的情况下,自订立合同起,就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而是想通过欺诈手段使对方履行合同。在骗取对方履行合同之后,非法占有对方履行的钱或产品,而自己却不再履行合同,使对方造成重大损失。

  (三)、伪造产品的质量鉴定证明或标志法。供方本无产品或产品质量不合格,但为骗取货款,引诱对方签订合同,伪造产品的质量鉴定证明或标志,合对方看过之后信以为真而订立合同,在对方作出履行之后,供方则不再对等做出履行,溜之大吉。

  (四)、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诱签合同法。一方当事人为了诱使对方签订合同,骗取钱财,将自己的伪劣产品假冒为注册商标商品,对方由于信任注册商标商品而与之签订合同,在履行合同之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五)、专利产品谎称法。当事人一方(供方)谎称自己的产品为专利产品或名优产品,利用对方信息不灵,交通闭塞,缺乏经验,对“专利”或“名优”产品的神秘感或信任感而使用权其陷入错误的认识。供方在对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与其签订合同,以推销自己的伪劣产品。

  (六)、盗用其他单位名称法。一方当事人通过非法途径盗取其他单位的公章或合同专用章或空白合同书,在对方当事人不知自己为无权订约人的情况下,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与对方当事人签订买卖合同,获取对方当事人履行的钱或物。

  (七)、假单位欺骗诈法。所谓假单位,又称“皮包公司”,是指根本不存在或未经合法注册的单位。这样的单位没有注册资金、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经营管理设施,甚至连从业人员都有是虚假的。社会上极个别不法分子往往就是利用私刻公章或合同专用章,骗取营业执照成立所谓的“假单位”,然后冒充某单位董事长或业务经理的名义与被欺诈方签订合同,待对方做出履行或预付款项后,携带钱财逃之夭夭。

  (八)、虚假价格欺诈法。供方使需方在陷入错误认识的情况下与之订立合同,从中获取不法利益。这种欺诈手法一般是通过所谓的“大削价”、“大甩卖”、“大清仓”活动实现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合同诈骗罪中关于手段方式存在问题
合同诈骗罪的法律规定:<p>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p>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p>(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p>(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p>(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p>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p>(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p>(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p>第二百三十一条<p>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p>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法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合同欺诈行为
你好,建议委托律师起诉解除买卖合同。
律师解答动态
这得看土地性质和当地政策。要是农村集体土地,得满足集体成员身份等条件才有分配资格。你母亲已退休,若之
骗局,没给钱吧,就是说信网站信息成错,保持冻结,需要50%解冻,这是骗子。你没有给钱吧,是诈骗。
其他住户可先与欠费住户沟通,让其尽快缴费,恢复正常供水。若沟通无果,可收集停水影响自身生活的证据,如
是多少,什么情况?具体起诉费用,什么案子起诉15是15万吗还是多少?
你好,这边是按贷款合同约定的进行的
你好,具体沟通了解一下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老板不按招聘信息安排工作,还不签合同、不及时发工资,这都不合法。你可先和老板再沟通,表明按实际工作天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