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借款人离婚 借款为夫妻共同债务

更新时间:2019-08-18 12:1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夫妻离异后,男方又带前妻找熟人借款,事后双方以已离婚为由拒绝还钱。昨天,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法院按照日常经验法则,认定该笔借款属于借款人的共同债务,两名借款人连带偿还借款3000元。2004年11月16日,杨先生与郭女士经法院调解离婚。

      夫妻离异后,男方又带前妻找熟人借款,事后双方以已离婚为由拒绝还钱。昨天,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法院按照日常经验法则,认定该笔借款属于借款人的共同债务,两名借款人连带偿还借款3000元。

      2004年11月16日,杨先生与郭女士经法院调解离婚。同年11月28日,杨先生带着郭女士找到71岁的杨老汉借款3000元,之后郭女士再次向杨老汉借款2000元。杨先生与杨老汉之前相互认识,借款时没告诉杨老汉两人已经离婚。事后,杨先生与郭女士以两人已经离婚,没有用过该笔借款为由拒绝赔偿。

      无奈之下,杨老汉向法院起诉。一审法院判决杨先生与郭女士共同赔偿杨老汉5000元。一审宣判后,杨先生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认为,杨先生与郭女士离婚不久一起到杨老汉家借款3000元,杨老汉有理由相信该借款是双方共同借款,根据日常经验法则,应认定该借款属于共同债务。杨老汉起诉另一笔借款未提交相应证据,法院不予支持。据此改判杨先生与郭女士连带赔偿杨老汉借款3000元。

      背景知识

      日常经验法则

      所谓日常经验法则,在西方自由心证制度中的传统表述方式是“经验法则”。它是指法官在其日常生活中认识和领悟的客观事物之必然联系或一般规律,具有普遍公认或不证自明的性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据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构成日常经验法则的主要具体要素包括:其一,所依的生活经验必须是日常生活中反复发生的常态现象;其二,这种生活经验必须为社会中普遍常人所能体察和感受;其三,这种经验法则所依据的生活经验可随时以特定的具体方式还原为一般常人的亲身感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再婚夫妇一方借款,另一方不知道离婚需要共同承担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在离婚时一并清偿。共有财产不足清偿或者共有财产归各方所有的,双方应当约定清偿共有财产;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意向声明所产生的债务,如夫妻双方共同签署或随后批准一对夫妻。 夫妻双方都明确打算一起承担债务。人民法院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不支持债权人以自己名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自己名义超过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债权,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共同意志的表达。
因结婚所借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
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是需要共同承担的。有些债务如能证明未用于共同生活则为个人债务无需另一方承担。
一方在婚姻期间借了1000万元,另一方不知道离婚后是否是夫妻
离婚后,一方的外债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而是属于该方的个人债务。在离婚时,如果债务是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那么这些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这些债务,或者财产已经归各自所有,那么夫妻双方应当通过协议来确定如何清偿这些债务。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那么人民法院将进行判决。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未办理登记的养女,通常不具有法定继承人身份,不能继承养父房产。但是若收养关系是在《民法典》颁布
你好,未办理登记的养女,通常不具有法定继承人身份,不能继承养父房产。但是若收养关系是在《民法典》颁布
需要证明对方存在违约才能解除合同
具体过去做什么你知道不
你好,涉及到多少钱的案件财产金额
好的,情况了解了,电话沟通为你解答
邱庆鹏律师
邱庆鹏律师
11分钟前
手机分期没有还,可以协商还款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12分钟前
上午好,他们肯定是要求你下载一个非常不知名的聊天软件。你千万不要去下载。因为这个软件上的客服肯定会套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