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的法律规定和界定标准
更新时间:2012-12-19 09: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随着我国民间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民间借贷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对于个人或单位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可依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以高利转贷罪...
随着我国民间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民间借贷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对于个人或单位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可依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以高利转贷罪论处。
本文告诉您一些关于高利贷的法律规定和界定标准。
问:民间借贷是否符合我国现有法律?什么样的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对于高利贷我国有何相关政策规定?
答: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利民利得财富的融资,民间借贷关系都受法律保护。如果违约,可以协商,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高利转贷、洗钱、金融传销、暴力催收导致的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厉打击和惩治。
问:如何界定高利贷行为?对于畸高利率我国如何处罚?
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对借贷双方因利率问题产生的争议,如畸高利率等,司法机构可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规定的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判定合同的有效性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对于个人或单位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可依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以高利转贷罪论处。
如果您想知道更多关于民间借款合同的知识,小编为您推荐:
供民间使用的借贷合同范本
供民间使用的借贷合同范本
民间借贷的法律保障有哪些?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构成高利贷的标准是什么?
构成高利贷的标准为:当事人约定的借款利息高出借款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利息在该范围之内的,属于合法的利息;超过该范围的,超出部分的利息属于高利贷。
对于借款合同的利息,法律有明确的禁止规定。首先,禁止高利放贷,即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如果借款合同中未对支付利息进行约定,则视为没有利息。当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的约定不明确,且当事人无法达成补充协议时,利息的确定将依据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进行。对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法律同样视为没有利息。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前提是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这里提到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数据。
高利贷的标准是怎样的
构成高利贷的标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认定为高利贷的部分,债务人对属于高利贷的部分可以不还,债权人因此提起的还款请求也不受法律保护,但是本金和合理的利息是要偿还的。
根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