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贷款报警有用么

更新时间:2021-05-22 15: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很多人在资金不足但又需要创业或者购买一些东西的时候就会选择网络贷款,网络贷款是需要符合相关条件才会贷到款,贷款的行为是当事人自愿的行为,但是贷款也可能会产生很多纠纷。那么网络贷款报警有用么?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为您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

网络贷款报警有用么

  1、贷款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借高利贷也是自愿的话,放高利贷的人也没有做出违法行为,那么报警是没有用的,可以尝试去法院起诉;

  2、如果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法院会予以支持可以不用还。

网络贷款报警有用么

二、

套路贷的常见情形

  1、强行以贷养贷

  这是最常见的把戏,前面借的贷款到期之后,发现债务人出现还款问题,立马会给你介绍或者干脆直接有人联系你帮你贷款。没有错,一旦你去借款就陷入了他们设计的“连环套”之中,除了无线叠加借贷金额之外,根本没有办法偿还的清高昂的债务。

  警方提醒:套路贷经常利用债务人在逾期时焦急心理特点,一旦发现这样软硬兼施给你介绍相同高利贷的借款行为,保留好证据及时报警,否则只会让债务越来越高,甚至有人从3000欠款欠到上百万。

  2、伪造转账或银行流水

  众所周知,如果是实实在在的借钱行为,肯定会发生转账,可能会在微信,也可能在支付宝和银行卡,套路贷也是这样。但是套路贷在给你转账或者打卡之后,会让你取出一部分“砍头息”走其他账户转回去或者干脆现金交易回去,但是实际的流水账目却是实实在在的大金额。

  警方提醒:套路贷常用这种信息差套路,借贷转账给你的是一个人的身份信息,但是让你转账回去的却是另一个人的身份信息,这种情况在法律上是没办法作为偿还证据出现的。

  3、伪装成民间借贷

  随着网络发展越发大众化,民间借贷不仅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借条形式了,相互之间的转账、第三方平台借条形式也在风靡。套路贷也在利用这些特点,将套路强行用在这些“借条”上,配合上述的伪造流水自成一派,就算不使用暴力催收去起诉你,他们的胜率也是非常高的。

  警方提醒:民间借贷也是要遵循法律规范的,套路贷采用的伪装民间借贷,但是经常配合伪造流水等手段,造成虚假民间借贷,其实是为了方便起诉,而受害人常常是成了“老赖”挨了骂,却还要承担高昂的账目。

  4、暴力催收加法律威胁

  一旦陷入套路贷,对方常常采用暴力催收手段进行威胁,甚至采用起诉成老赖等话术进行心理压迫,强行迫使受害人拿出更多的金钱或者物品进行“偿债”。

  警方提醒:套路贷除了暴利之外,还会逐步套路出你的资产情况,尤其是一些有房产的受害人,特别容易被暴力手段和法律起诉等手段逼迫还款,但其实只要拿出相应证据回应是有很多机会的。

  5、一边倒协议或强行逾期

  套路贷的协议都是一边倒,甚至差强人意,而他们也常常利用手段在还款日时候消失,强行造成逾期索要高昂逾期费等。

三、

网络贷款不还有什么后果

  1.产生逾期费用:

  逾期后系统会收取罚息,而罚息的利率一般会高于借款约定利率,如果客户一直拖欠着不还,那逾期的时间越长,要还的就会越多,客户的还款压力也就会增加。

  2.影响个人信用:

  平台会将逾期情况上报到大数据里去,从而导致个人信用受损;而网贷合作的放款机构如果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的话,那平台还很有可能会将逾期情况上报央行征信,在客户的个人信用报告里留下不良记录,影响到客户的个人征信。

  3.后续信贷受阻:

  因为网贷之间信息大多互通,客户之后再去其他平台办理网贷的话,平台一旦查到客户的大数据里有不良记录,就很可能会拒绝批贷;还有,若逾期被上报了征信,那客户之后去银行或者其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办理信贷业务也会因为征信问题而受到阻碍。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贷款报警有用么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可知,网络贷款报警是没有用的,因为贷款是属于民事纠纷,如果没有出现骗贷的情况报警一般是不会处理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门的律师来为您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被网络贷款app诈骗,可以报警么
你好,发现被骗建议及时报警处理,这个网络贷款平台如果还存在的话你可以去公安机关报案按照刑事案件处理。
网贷被诈骗,报警有用么
建议报警,如果涉嫌诈骗犯罪,数额较大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量刑看情节。 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现就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律师解答动态
谅解书需明确责任和后果,若后续出现重大问题,需及时与警方沟通,确保法律效力。
有相关法律问题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上的服务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7分钟前
遇到这种情况确实很让人气愤。根据我的办案经验,建议您先冷静下来,收集好相关证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荣兆栋律师
荣兆栋律师
28分钟前
要看是什么些财产,也可先协商
然后不给工资什么情况什么什么情况,不给押金,不给工资什么。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