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合同常见问题解析

更新时间:2013-08-09 21: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委托合同是指受托人为委托人办理委托事务,委托人支付约定报酬或不支付报酬的合同。委托合同是现在社会事务和市场经济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合同,如果出现问题可能会带来经济、荣誉的损失,因此在签订委托合同时...

  委托合同是指受托人为委托人办理委托事务,委托人支付约定报酬或不支付报酬的合同。委托合同是现在社会事务和市场经济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合同,如果出现问题可能会带来经济、荣誉的损失,因此在签订委托合同时应该非常的谨慎。那么哪些问题是签订委托合同时经常出现的呢?小编就为您收集了一些委托合同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此进行了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问题一】《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具体含义是什么?

  《合同法》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依此规定委托人享有合同撤销权,有权随时解除合同。与委托人的法律地位平等的受托人也有权随时辞去委托,解除合同。

  【问题二】《委托合同》受托人继续处理义务的性质是什么?

  受托人的继续处理义务属于原委托合同义务的继续。因此,受托人就对委托事务的继续处理有权要求支付报酬,委托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也享有依据原委托合同要求受托人报告和转移财产的权利,受托人也应承担本法第406条规定的注意义务。

  【问题三】《委托合同》有偿委托合同受托人承担赔偿责任条件是什么?

  如果委托合同是有偿的,只有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受托人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问题四】 何谓“另行委托”?“另行委托”为何应经受托人同意?

  另行委托,也称重复委托,也指将同一委托事务先后以两个委托合同委托给两个受托人。委托合同建立在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因此除非经受托人事先同意,原则上不允许重复委托。这样规定是因为重复委托在多个受托人之间对委托事务的处理经常会发生相互冲突、相互排斥的情形,从而给受托人带来不便甚至造成损失。

延伸阅读:

委托合同中受委托人的义务

委托合同中受委托人的义务

  【问题五】委托委托人的指示权与索赔权 后受托人还需做什么?

  当委托合同终止后,受托人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履行不同的义务。

  1 因委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承受委托事务之前,委托人应当继续处理委托事务。

  2 因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的,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应当及时通知委托人。因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作出善后处理之前,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应当采取必要措施。

  【问题六】怎样委托他人替自己办事?

  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受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时,应以委托人指示的权限为准。

  特别委托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受托人为委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的委托。例如:一、不动产出售、出租或者就不动产设定合同终止;二、赠与。由于赠与属于无偿行为,所以需要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三、和解。在发生纠纷后,有关人员在处理问题时需要双方当事人彼此作一定的妥协与让步,以终止争执或者防止争执的协议,它包括民法上的和解或者诉讼法上的和解,以至破产法上的和解;四、诉讼。当事人就有关事宜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五、仲裁。仲裁是指当事人发生争执时,不诉请法院判决,而是提请仲裁机构判断,其效力同法院的判决一样。受托人接受特别委托时,对于委托事务的处理,可以采取一切为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而必要的合法行为。

  概括委托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受托人为委托人处理一切事务的协议。例如,委托人委托受托人处理其买卖业务或租赁业务的所有事宜,即是概括委托。

  【问题七】《委托合同》何谓“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取得的财产”?

  所谓“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取得的财产”,包括:

  1、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从委托人处接受的财产,若这些财产在委托事务终了后不被转移或消耗,则应当交还委托人。例如,甲委托乙赠送一批玩具给某儿童医院,后因该儿童医院已被撤销而赠送不成,乙自然应返还该批玩具。再例如,甲将空白支票交付给乙,委托乙购买一批货物,后购买未成,乙应将支票退还给甲。

  2、委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过程中,从第三人处收取的财产。例如受托出卖货物所得价款即是。

  【问题八】《委托合同》怎样理解委托人报酬支付义务?

  关于委托合同的报酬,根据规定,受托人完成委托事务的,委托人应当向其支付报酬。因不可归责于受托人的事由,委托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务不能完成的,委托人应当向受托人支付相应的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本条规定,主要是规范有偿委托合同,即委托人须向受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但是否支付报酬,首先应根据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确定,如果当事人基于朋友关系或其他合法理由约定不支付报酬的,应当维护这种合法的约定。支付与不支付报酬,是委托人自己的意思;是否同意无偿提供服务,也是受托人对自己权益的处分。

  另外,费用与报酬的支付时间、地点、币种、方式也应当明确约定,以便减少纠纷或为处理纠纷留下依据。

  【问题九】委托人和受托人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合同吗?

  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抵押权。

  委托合同是以双方信任为存在的条件,如果一方不守信用,失信于另一方,继续履行合同已无必要,法律赋予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即只要一方想终止合同,就可以随时解除合同,而且不须有任何的理由。

  委托合同的一方当事人解除委托合同而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解除委托合同受到的损害,就委托人而言,通常是受托人未完成委托事务而解除合同,委托人自己不可能亲自处理该项事务,而且又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受托人代他处理该委托事务而发生损害的情形;就受托人而言,是指由于委托人在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尚未完成前解除了合同,使受托人因不能继续履行义务而少获得报酬。

  受托人处理事务不尽注意义务,怠于委托事务的处理,委托人无奈而解除委托合同,虽会给受托人造成一定损失,但因解除合同事由不可归责于委托人或者不能完全归责于委托人,委托人对受托人因合同终止而遭受的损失不予赔偿或者只赔偿其部分损失。

  【问题十】委托合同的委托范围是怎样的?有哪些禁止委托他人代理行为?

  委托合同的委托范围是广泛的,适用于公民之间、赔偿损失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这种情形在实际生活中比比皆是。委托人也可以通过委托合同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具有较强人身性质不能委托他人代办的不在此内。

  下列事项禁止委托他人代理行为:

  1、收养关系的建立或终止;

  2、法人关系的产生和消灭;

  3、遗嘱的制作;

  4、出版合同的履行;

  5、演出合同的履行;

  6、其他必须由特定的当事人履行的事项。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婚姻,小编为您推荐:

委托合同的知识

委托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585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委托合同没有订立期限,可以吗
委托合同如果没有订立期限,也应该有委托的事项,在委托期限不明的情况下,认定将委托事项办理完居为止。
委托合同
重点委托事项及权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个人委托书怎么写
个人委托书怎么写
委托合同知识
我是农村三级残疾人。每个月能享受多少补贴?
一、三级残疾人每月可以领多少补贴1、三级残疾证有补贴,补贴政策如下:(1)享受低保待遇的残疾人,按照每月100元的标准;(2)未享受低保待遇的、失业且无稳定性收
在学校被同学造谣怎么办?
你好,可以报警处理
临近退休人员可以辞退吗?法律有什么规定?
关于职工权益的问题属于劳动局管辖,劳动中的退休问题一般先咨询劳动局,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直接起诉解决。
我先口嗨了人家,然后人家截图网暴我。我怎么办?
对网络暴力,常见处理方式有收集证据、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以及委托律师维权。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如证据充分性、侵权严重性等。
项目委托合同范本
项目委托合同范本
委托合同知识
没见过面网恋,过了两年了,现在他说是以结婚没目的的赠予要我还他之前给的钱
如果你们对退还金额存在分歧,建议首先尝试友好协商,明确各自立场和依据。如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如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法院或仲裁机构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
我想知道有一个商家是否设想虚假宣传
若怀疑虚假宣传,可举报或寻求法律帮助。举报需向监管部门提供确凿证据;法律帮助则包括咨询律师、提起诉讼等,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让我打理他的公司并且帮他处理案件事情,手机给我让我支配费用,现在出来要起诉我,还是涉及刑事诈骗
这可能涉及民事纠纷或刑事诈骗,具体需根据案情判断。建议先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案情性质,再选择合适处理方式,如提起民事诉讼或报警。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