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中,什么是贷款人在放贷后所进行的贷款检查?
更新时间:2019-06-22 23: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据我国的《贷款通则》规定,贷后检查,就是贷款发放后,贷款人应当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的经营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查。贷款人在放贷后进行贷款检查的目的在于确保贷款债权的安全回收,确保借款人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贷款人的
根据我国的《贷款通则》规定,贷后检查,就是贷款发放后,贷款人应当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的经营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查。贷款人在放贷后进行贷款检查的目的在于确保贷款债权的安全回收,确保借款人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贷款人的检查重点是借款的使用是否适当、借款人主体资格是否仍然合格、经营财务状况是否恶化、管理是否混乱、信用状况是否正常、是否有影响贷款偿还的重大事件发生等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相关规定,民间借贷合同在以下情形下应被认定为无效:
1. 借款人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后,以高利形式转贷给另一借款人,且该借款人事先知晓或应当知晓此情况。
2. 借款人从其他企业或个人(包括本单位职工)处集资后,再转贷给另一借款人以牟取利润,且该借款人事先知晓或应当知晓此情况。
3. 出借人在明知或应知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仍提供借款。
4. 借款合同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5. 其他任何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