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存单为表现的借贷纠纷案件的认定和处理

更新时间:2019-06-22 22: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对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纠纷案件的认定和处理一)认定在出资人直接将款项交与用资人使用,或通过金融机构将款项交用资人使用,金融机构向出资人出具存单或进账单、对账单或与出资人签订存款合同,出资人从用资人或从金融机构取得或约定取得高额利差的行为中发生的存单

  对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纠纷案件的认定和处理一)认定在出资人直接将款项交与用资人使用,或通过金融机构将款项交用资人使用,金融机构向出资人出具存单或进账单、对账单或与出资人签订存款合同,出资人从用资人或从金融机构取得或约定取得高额利差的行为中发生的存单纠纷案件,为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纠纷案件。但符合本规定第7条所列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除外。
  二)处理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属于违法借贷,出资人收取的高额利差应充抵本金,出资人、金融机构与用资人因参与违法借贷均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第6条年12月13日,法释(1997]8号)。
  《存单纠纷规定》第6条确定了以存单为表现的借贷行为的内涵和外延,从而确定了以存单为表现的借贷纠纷案件的范围。该类案件的典型特征有三项:1.当事人至少有三方,出资人、金融机构、用资人;2.有资金流动,资金从出资人流向用资人,金融机构在其中提供帮助;3.出资人为追求高额利差,与金融机构或与用资人约定了利差或已扣除利差。该条列了一项例外,即以存单为表现的借贷行为,其资金流动与委托贷款或信托贷款相同,如当事人有委托贷款或信托贷款的真实意思表示,应当认定为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已有相关法律规定或部门规章,应按照相关规定、规章处理。另外,款项被金融机构出借,如无存款人的意思表示,应按一般存单纠纷案件中确立的原则处理。但如存款人收取利差或与金融机构、用资人约定利差,应认定款项出借中有存款人的意思表示,仍按以存单为表现的借贷行为处理。
  以存单为表现的借贷行为因规避国家有关贷款规模的限制,搞体外循环,并意欲套取金融机构信用、转嫁风险,实质上形成了由金融机构承担风险的企业间借贷,违反我国金融法律、法规,应认定为违法借贷。对违法借贷中产生的损失,各方当事人均应根据过错大小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存单纠纷规定》
  对当事人过错的大小是根据资金的交付和资金的处分为标准进行划分的,分四种情况,每种情况中因当事人的过错大小不同,案件的处理结果也不同。第条之(二)中的第1、2两种情况因金融机构是资金的处分者,其责任较大,第3、4两种情况中出资人是资金的处分者,出资人应承担较大的责任。另外,资金的处分以资金的占有为前提,资金的占有才能产生处分资金上的可能。故资金的交付也是衡量当事人过错大小的一个情节。第3种情况中资金虽是出资人处分的。但由于资金已从出资人处交付给了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本可以正当经营,不接受出资人的指定。但金融机构接受了指定,将款项贷出,由此产生的风险,出资入、金融机构、用资人三方要共同承担。第4种情况中资金没有交付给金融机构,属于典型的只要金融机构的信用(承担风险),不要金融机构的服务(指交易服务),故出资人责任大。由于金融机构出具了存单帮助违法借贷,金融机构不能完全免责,《若干规定》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承担20%的责任。用资人是资金的实际使用者,在案件中当然是主要责任者,其负有给付本金及利息的不容推卸的责任。基于这点考虑,虽然金融机构对违法借贷承担的是过错责任,但金融机构在承担了责任后,应允许其有向用资入进行追偿的权利。《存单纠纷规定》明确“交付”的法律涵义,是为了解决金融机构在诉讼过程中所主张的“入账说”的。“入账说”认为存款关系的成立以金融机构入账为标准,款项虽已交付给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但如果金融机构账上没有这笔钱,存款人与金融机构间存款关系应未成立。工作人员不入账的,属于犯罪行为,存款人应通过有关国家机关向犯罪人追偿。《存单纠纷规定》认为,交付即民法中的移转占有,占有的移转产生所有权风险转移等重大意义。在存款活动中,存款人向金融机构交付款项后,存款人与金融机构间存款合同即告成立,金融机构此后是否入账,不影响存款关系的成立与效力。
  因而,交付是考查存款关系的重要标准,而交付的含义是资金占有的转移。另外需要明确的是,存款和交付是两个概念,不能将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存款是向存款人自己的账户内存入款项,交付是向金融机构移转资金的占有,不能错误地认为既然款项是存在存款人自己的账户内,所以就不构成交付。出资入收取的高额利差充抵本金,是考虑到利差数额巨大,一般达到本金的五分之一,甚至有的超过本金,如果收缴,留下的窟窿太大,也易滋生执法中的利益驱动主义。以存单为表现的借贷纠纷案件中,往往出现存单虚假等情况,人民法院在处理案件时,如果能够认定以存单为表现的借贷行为确已发生,那么就应该按照案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因而存单虚假不影响对案件的实体处理。但如果纯粹是当事人以伪造、变造的存单欺骗出资人进行拆借,而不是金融机构出具存单帮助拆借的,金融机构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司法实践中,争议最大的当属认定为存单纠纷,或者认定为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纠纷,均显依照不充分。例如,金融机构开具了存单,出资人按金融机构指令将款项划给用资人,用资人直接向出资人支付高息,存款到期后,出资人向用资人索款,用资人出具还款承诺等。但后来往往用资人消亡或负责人逃匿。针对这种情况,司法认定存在困难,如按存单纠纷处理,金融机构应承担主要责任,如按借贷处理则出资人应自行承担主要责任,但事先出资人与用资人并无用资协议,收取高息,及事后向用资人索款又说明出资人过错亦较大,故处理上出现了由出资人与金融机构各承担50%的判处结果。
  ——曹士兵:《一般存单纠纷案件的认定和处理》,摘自中外民商裁判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014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立案多久
立案后,由主办法官、书记员确定,适用简易程序的通常情况下一个月左右
借贷纠纷案件 解决措施
你好,建议及时报警处理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结语
合同纠纷理应包括民间借贷。合法的民间借贷是受到法律的保护的。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借款合同纠纷,或者说借款合同纠纷包含民间借贷纠纷。因为民间借贷纠纷较多,才从借款合同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2017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民间借贷纠纷证据的举证方式是: 1、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其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例如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可以起诉处理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签字不是关键,看具体情况,如果为夫妻共同债务,则即使离婚了也还是要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债务负责。
借贷纠纷案件
你好,如果判决已生效且与第三人无法定利害关系,第三人无权提出异议。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保全申请在先并不能优先受偿,可申请上级法院执行。
我的房东以要给我找工作为由要求我和他一起骗我家里五万元要求签合同骗家里说我在外面欠钱了因此签了欠款合
合同可能无效。如确认存在欺诈,应收集证据并报警,同时咨询律师寻求法律帮助。若证据充分,可通过起诉等方式主张合同无效,要求返还钱款。视频若涉及违法,也可一并处理。
如何认定借款合同的效力,有没有法律依据
认定借款合同效力要看三要素: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愿、合法性。具体操作为:1.核实借贷双方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2.确认借款合同内容是否真实反映双方意愿;3.检查
借贷合同纠纷的妥善处理方式
借贷合同纠纷可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处理。协商是双方达成一致解决纠纷;调解需制作调解协议书;仲裁是提交仲裁机关裁决;诉讼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法律规定
借款合同诉讼时效为三年。若约定借款期限,自期满起算;未约定的,自知道或应知权利受损起算。超期可能丧失胜诉权,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权益。
我向一家名叫重庆度小满的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借款,合同上有10%的10%。还是没贷下来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如何巧妙地延长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期限
延长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期的情形: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存在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或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以及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与提起诉讼或者申
【西安市高陵区人民法院】,北京好还科技有限公司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将于近期结案,为了保障你自身的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方式解决。处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
我向一家名叫重庆度小满的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借款,合同上有10%的10%。还是没贷下来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