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无效合同您知道吗

更新时间:2019-06-21 04: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一、口头约定的合同个别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经营者出于企业自身需要,在招聘时故意不与求职者订立劳动合同,仅作一些简单的口头约定。由于求职者大多数极为珍惜这一就业机会,一般不敢对此提出或坚持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如此,一旦出现纠纷,求职者权益就将

  一、口头约定的合同

  个别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经营者出于企业自身需要,在招聘时故意不与求职者订立劳动合同,仅作一些简单的口头约定。由于求职者大多数极为珍惜这一就业机会,一般不敢对此提出或坚持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如此,一旦出现纠纷,求职者权益就将受到损害。我国《劳动法》第19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合同订立……”,因此,口头约定合同在我国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

  二、显失公平的合同

  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其约定条款明显倾向用人单位一方,此种情形目前相当普遍,应引起求职者的重视。求职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一定要逐条审查,对一些不合理、显失公平的内容应坚决拒绝。

  三、胁迫的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招工时,强迫劳动者交纳巨额集资款、风险金,并胁迫劳动者与其订立所谓的自愿交纳协议书,企图以书面协议掩盖其行为的违法性。《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四、附带保证的合同

  部分企业为约束劳动者的行为。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硬性规定另签一份“保证书”,其内容是强迫劳动者接受一些不合理的规则和条件,并把该保证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来约束劳动者。

  五、真假合同

  某些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为应付劳动仲裁部门的监督管理,与劳动者签订真假两份合同。以符合有关规定的“假合同”应付劳动管理部门的检查,实际上却用按自己意愿与劳动者订立的不规范甚至违法劳动合同来约束劳动者。

  六、抵押性质的劳动合同

  部分用人单位为防止劳动者“跳槽”,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将其身份证、档案、现金作抵押物,甚至扣留劳动者应得的福利或工资,一旦劳动者“跳槽”,用人单位便将抵押物扣留。这种做法不但违反了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而且严重损害了劳动者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我想看看我这有一份合同是否为无效合同,可以帮忙么?
认定合同效力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否具备生效的条件,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合同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二是合同是否存在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
无效合同有哪些特点?哪些属于无效合同?
1、具有违法性 所谓违法性,是指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2、具有不履行性 不履行性是指当事人在订立无效合同后,不得依据合同实际履行,也不承担不履行合同的违约责任。 3、无效合同自始无效 无效合同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国家不予承认和保护。一旦确认无效,将具有溯及力,使合同从订立之日起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以后也不能转化为有效合同。
无效的借款合同有哪些?
符合如下情形的借款合同,属于无效的合同: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车间主任是否被开除得看公司规定和其有无监管失职。虽员工直接领导不是他,但他若有一定管理职责,可能担责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3分钟前
这老师骗学生钱的事儿性质恶劣。建议收集好证据,像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学生们的证言等。之后可找学校反映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6分钟前
要账人赖在家门口不走,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冲突。若对方行为未影响正常生活,可平和沟通,告知其合法要账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保安公司押你身份证不给是违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7分钟前
报警有用。对方骗你600块虽未达诈骗罪立案标准,但诈骗行为违法。你有对方身份证号和手机号,这些信息能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2分钟前
您得先把具体情况跟我说一下哈,比如是合同纠纷、侵权问题,还是别的啥事儿。知道具体情况后,我就能依据法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4分钟前
刑满释放人员有权获得相应安置帮助。关于工作问候,社会应给予接纳和鼓励,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安置费方面,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7分钟前
在闲鱼上买软件破解器可能犯法。软件破解器可能涉及侵犯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违反《著作权法》。如果该软件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