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处理原则

更新时间:2021-05-04 10: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法律层面上,虽然合同的签订极大程度上尊重当事人的自主意愿,但是当事双方还是需要遵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可能会是无效的合同。合同无效后的处理原则是怎样规定的?找法网小编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合同无效的处理原则

  1、返还的范围区分善、恶意原则占有人善意的,返还原物,如已使用要支付使用费;非善意(恶意)时,返还原物和孳息或使用费(只要有使用价值,无论是否使用)。

  无论善、恶意,造成损坏的(正常使用的磨损除外)都应赔偿,标的物损毁灭失的风险由占有人承担。《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0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借贷关系无效由人的行为引起的,只返还本金;借贷关系无效由人的行为引起的,除返还本金外,还应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给付利息。”这一规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区分善、恶意原则。不能返还而折价处理的,占有人善意的,返还现实价值与当时价值的低者;非善意(恶意)时返还现实价值与当时价值的高者。因标的物的自身贬值,返还时价值往往大大降低,但房地产、古董等标的物一般会随时间而增值。因此区分善、恶意的返还差别是很大的。关于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财产返还问题的现有法律规定,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归类,但仍存在两个问题:

  (1)没有考虑对财产使用的补偿,特别是“在双方故意违法的情况下,即使双方遭受了损失,任何一方也不得请求对方赔偿”。

  (2)首先就违背了“交付转移风险”的原则;其次,正如上文所分析的物权行为是独立的,无因的,不由债权行为承担,而由履行行为完成。因而,不能因合同的无效而否认占有人在占有期间的所有人的地位(甚至原物权人并不因此而恢复物权),当然更应该承担标的物损毁灭失的风险。

  (3)折价赔偿时,简单的规定占有人善意的,返还现存利益;非善意(恶意)时返还取得利益和孳息,而没有考虑标的物在升值或贬值时按当时的价值还是现在的价值赔偿。如善意占有人损毁了标的物—-一件古董,而古董已升值,按现在的价值赔偿,对善意占有人不公平;换成恶意占有人如假说损毁了古董,则只能按当时的价值赔偿(不能把升值理解为孳息),还是善意相对人吃亏。最高法关于商品房的司法解释第九条的规定:“出卖人订立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合同无效的处理原则

  2、禁止恶意抗辩原则恶意抗辩即不符合确认合同无效的目的,也不利于制裁。

  禁止恶意抗辩原则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禁反言”规则。按照这一规则,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起诉、应诉过程中,他所做的任何事实的陈诉,即使是不真实的,也不能通过这一点来推翻合同的效力。英美法院的法官以“禁止反言”制度确认这类合同按有效处理。在一个中,保险人明知投保人已停产且财产已被法院查封,仍签发保单,收取保费,则构成弃权和禁止反言。已经履行的,如合同的一方无必要的资质,而向相对方隐瞒,如按无效合同处理,显然对相对方不利时,应按有效合同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并对过错方施以行政处罚。无效制度设立的目的尽管主要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维护国家的强制性规范的实施,但是它也要体现民法的诚信原则,就是整个无效制度也要体现民法的诚信原则。这样恶意抗辩公然的承认自己违法、欺诈来主张无效,如果最后支持了他的请求,那这个和诚信原则完全是对立的,所以像这种恶意抗辩行为是应该驳回。在可以宣告无效也可以不宣告无效的情况下,就要考虑到恶意抗辩规则的使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否认原来的合作基础与事实,仅从事后和趋于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提出的,更不应获得支持。高院《关于当前商事审判中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33条第2款的规定已充分表明了这一观点,“在当事人一方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中,越权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而另一方当事人为善意、无过失,此种情况下,如果越权行为人主动提出确认合同无效,则其请求不应得到支持。”

  3、不使过错方受益原则双方过错的合同,若一方可从合同无效中获利,即使禁止恶意抗辩,仍可以借第三方提出合同无效。

  名为联营实为借款的合同,因违背禁止非金融单位借款的规定而无效,出借方只能要求返还本金,借入方不应因此得利,约厚的高额利息应由国家收缴。这类合同还要注意不能以保底条款无效来处理。金融机构擅自提高存款的利率,存款人明知的,高出的利息由国家收缴;存款人不知的,高出的利息作为存款人因利息约定无效而产生的损失由金融机构赔偿(相当于无效合同有效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七条

  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综上所述,“合同无效的处理原则”有三个,包括返还的范围区分善、恶意原则,禁止恶意抗辩原则和不使过错方受益原则。合同的无效不仅仅是文书上的无效,还会涉及到一些相关问题的处理,此时就要综合考虑所有的情况,作出最和谐的处理。您可以在线联系找法网专业律师,获得更多相关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个人与单位借款合同无效怎么处理
判定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1. 涉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直接无效。 2. 当事人签订合同时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如存在欺诈、胁迫等行为,合同无效。 3. 合同是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亦判定为无效。 具体操作指南: * 对于涉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同,应立即判定为无效。 * 对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需要收集证据来证明其不真实性,例如通信记录、录音、证人证言等。 * 对于恶意串通的合同,需证明双方确实有恶意串通行为,且此行为已损害了第三方的利益。 合同被判定无效后,借款人需返还借款,双方应恢复原状。如因此造成损失,过错方需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合同无效投资的钱怎么办
针对合同无效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首先,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其次,如果因此造成资金损失,可以同时提出赔偿请求;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交易记录等;最后,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希望以上改写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法院发现合同无效如何处理
合同无效需经法院确认。处理方式包括:1. 通过法院诉讼程序申请确认合同无效;2. 若合同中有仲裁条款,也可通过仲裁程序确认;3. 在法院最终确认前,合同仍视为有效,双方需继续履行相应义务。 希望以上新的解答内容符合您的要求。
律师解答动态
先别着急。他借你的钱,得有证据证明,比如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有了这些证据,你可以先试着和他好
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核算,确认是否包含视同缴费年限。同时要调取完整社保缴费记录,确保养老金计算准确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发现买的二手车是泡水车,先收集购车合同、付款凭证、车辆检测报告等证据。然后与卖家协商退款或赔偿,表明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分钟前
可以异地补办,需携带身份证到原法院申请补发调解书。
定性为合同纠纷,对方是黑户且诉前恶意转移财产,不能直接申请强制执行。首先要起诉,拿到生效裁判文书。债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仅这么问没法确定是不是农村自建房。你得看房子是不是建在农村集体土地上,是不是由自己或家人出资建设用于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