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9-07-15 04: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合同部分无效的,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
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 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合同部分无效的,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

</script> 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
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合同部分无效的,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803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认定合同效力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否具备生效的条件,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合同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二
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您好!关于让与担保无效的法律后果是什么的问题,担保无效合同中的债权人如果是没有过错的,那么担保人和债务人就要对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债权人和担保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了的法律后果
您好,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无效的合同双方恢复到合同签订前的状态,返还钱款,赔偿损失
婚姻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后,应否支持?
  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共同点:  1、有权宣告婚姻无效和可撤销婚姻的国家机关均为婚姻登记机关和人民法院。  2、婚姻被宣布无效或者被撤销,均是自登记之日起无
本人承诺授权书生效后不可撤销,不因相关业务合同或条款无效或被撤销而无效或失效。这是永久授权吗?
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
合同被确认无效或撤销后的法律后果
返还所得财物,有过错一方向另一方支付赔偿。
网签合同撤销或无效,原合同也同时无效吗
有效,因为你才是实际权利人,他只是代理而已。
工伤赔偿案件。通知公司账户没有钱,法人的私人账户无法执行赔偿。有什么办法可以执行赔偿?
法院强制执行有如下方式:1、提取、扣留被申请人的储蓄存款或工资等劳动收入。如请被执行人所在单位协助从工资中按月扣除;2、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申请人的财产。这
房屋签订了合同,房租全部支付。不想租。房租能退吗?
具体依据合同的约定以及双方其他的约定
到了50岁退休年龄,能不能辞退我,有补偿吗?
你好,什么原因解除合同,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老板欠工资,怎么办
欠工资如何讨薪呢1、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2、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
高一班主任因为孩子不写作业,不在班级上课,能让孩子停课吗?
在法律角度,针对此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了解原因并引导改正;学校组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对于严重违纪学生,学校可依据规定给予警
你好,我在邮政劳务干了11年公司要转外包工
从法律角度看,公司可以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非常有限,通常需要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或符合法定条件。例如,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可以变更的内容或情况,或者因不可抗力
水表一直没停水,八年后查表说我欠了1000多顿水费,怎么办
核实欠费并沟通解决。1.核实欠费情况:与供水公司联系,确认欠费金额和原因。2.协商解决:如欠费属实,可与供水公司协商分期付款或减免部分费用。3.法律途径:若无法
企业里的员工,因为失误导致企业被超市罚款,企业里的罚款,能不能让员工交罚款,
常见处理方式:1.协商解决;2.依据劳动合同约定处理;3.寻求法律援助。选择时应考虑实际情况,保障双方权益,避免违法操作。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