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的合同可以撤销

更新时间:2019-07-15 03: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可撤销合同,就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下列情况下合同可撤销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误解者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其后果
可撤销合同,就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 下列情况下合同可撤销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误解者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其后果

可撤销合同,就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
下列情况下合同可撤销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误解者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误解者的利益受到较大的损失,或者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所谓显失公平的合同,就是一方当事人在紧迫或者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订立的使当事人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重不对等的合同。标的物的价值和价款过于悬殊、承担责任、风险承担显然不合理的合同,都可称为显失公平的合同。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对方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446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什么是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什么情况可撤销合同
可撤销的合同有以下几种类型: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 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等等。可变更合同有: 1、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
什么是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什么情况可撤销合同
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是指合同已经成立,因为存在法定事由,允许当事人申请变更或撤销全部合同或部分条款的合同。《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什么是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什么情况可撤销合同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是指因意思表示瑕疵而经撤销权人请求,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其内容或者使其效力自始消灭的合同
你好,哪些合同可以撤销?
可撤销的合同又称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法律规定享有撤销权的人通过行使撤销权而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无效的合同。根据我国合
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是什么,请问合同可撤销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包括:1、受欺诈签订合同;2、受胁迫签订合同;3、基于重大误解签订合同;4、显失公平的情形;5、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存在以上情形的,享有撤销
合同可撤销的情形,什么样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合同可撤销的情形有哪些?
所谓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可撤销合同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合同,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
什么是可撤销合同?什么样的合同是可撤销合同
撤销权是指当具体的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可撤销条件的情形下,合同当事人所取得的权利。 但可撤销权是有期限限制的,超过了法定期限不行使,该权利消灭。
现在公司裁员了。我应该得到多少赔偿?
您好!国家关于结构性裁员补偿标准一般都是国家为了让企业经过改革后公司的内部结构更为合理的目的,这种结构性裁员方式影响往往都是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你们公司这种情
我的100多万货被朋友的债权人抵押,如何追回货物
你好,货物抵押要签抵押合同,可以去做货物抵押登记,具体可以找个律师详谈。
出生2006年6月23什么时候成年?
在我国,成年通常指的是年满18周岁。一旦达到这个年龄,个人将享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包括独立签署合同、拥有财产等权利。若接近成年年龄,可提前了解成年后的法律权益和
抖音直播课被骗
如果抖音直播课存在欺诈行为,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法律救济:首先,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其次,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要求对方承担
被公司调离原岗位,这个岗位我干不了,现在他们要把我退到人事部,请问我改怎么办
针对公司调岗问题,常见处理方式有协商、投诉等。您应先尝试与公司沟通,表达自身情况和意愿。如协商无果,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自离有没工资
自离时,应确保获得应得工资,可通过协商、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方式处理。选择时需考虑效率、成本和个人情况,协商快速但可能不彻底,仲裁和诉讼更权威但耗时较长。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