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的合同的法律定义
更新时间:2019-07-12 12: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附条件的合同是指在合同中指明一定条件,把条件的成就(发生或出现)作为合同效力的发生或终止的根据。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除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
附条件的合同是指在合同中指明一定条件,把条件的成就(发生或出现)作为合同效力的发生或终止的根据。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除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但并不是所有的事实都可以作为附条件,合同中的附条件的事实,必须具备下列特点:
第一,作为合同所附条件的事实,必须是尚未发生的客观不确定的事实。
第二,合同中的附条件的事实是当事人任意选择的。
第三,作为合同中的附条件的事实必须是合法的。
第四,条件能够引起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附延缓条件合同?附解除条件合同?附始期合同?附终期合同?
合同的终止的情况有多种,当出现了合同终止的情况时,合同双方往往会签订一份合同终止的协议,该份协议中的内容应根据双方当事人协商的结果撰写,其内容主要包含(前协议各方当事人,前协议名称,终止原因,责任承担,时间,违约条款等等主要条款),总之在合同要素上与一般的合同基本相似外在合同内容上也不得与法律规定相抵触。
附条件合同效力的法律释义出自哪里?
认定合同效力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否具备生效的条件,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合同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二是合同是否存在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