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规定的先合同义务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6-04-11 15:1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缔约过失理论中所强调的”积极义务范畴”就是后来被演变为“先合同义务”概念的基础,进而以民法的诚实信言用为依托,作为一种合同附随义务。那么,合同法规定的先合同义务有哪些?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中国,先合同义务被学说继受之后,为合同法所肯认。根据我国《合同法》第42条和第43条之规定,先合同义务被限定为“合同订立过程中的义务”,并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

  第一,诚信缔约义务。《合同法》第42条第1项关于“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的规定,属于此类。该条项中的“恶意”,可谓实务中需要解明的问题。根据《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215条第3款的规定,所谓“恶意”,是指一方当事人在无意与对方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开始或者继续谈判。

  我国《合同法》第42条第1项规定的“假借订立合同”其实就是没有达成合同之真意之谓。查阅我国1998年8月20日《合同法(草案)》第40条第1款,对于恶意磋商营要求“以损害对方利益为目的”;但《合同法》第42条第1项未做此要求,故在解释上,该条项规定的“恶意”并非“以损害他人为目”的故意,而是“没有与对方达成合同之真意”的故意。

  此外,与《欧洲合同法原则》相比较,我国《合同法》第42条第1项仅规定了恶意进,厅磋商,而未规定恶意进行磋商和恶意终止磋商。但在法律适用解释上,似应将恶意进行磋商解释为包括恶意开始磋商和恶意继续磋商。

  第二,告知义务。《合同法》第42条第2项关于“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规定,属于违反信息告知义务的情形。其中,“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属于典型的不作为;“提供虚假情况”属于典型的积极作为。

  我们认为,《合同法》第42条第2项该条该项并非关于一般性的告知义务的规定,而应理解为特别规定,即针对“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告知义务的规定。至于如何判定告知义务之有无,如何确定其边界,则难以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答案。比较可行的方法应是依个案具体情况,根据法律有关规定、交易习惯如何,以及应否发生告知义务之利益衡量等综合判定。

  第三,保密义务。《合同法》第43条关于“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规定,当属此类。

  第四,其他先合同义务。《合同法》第42条第3项关于“有其他违反诚实信用的行为”的规定,虽然没有具体化,但为“先合同义务”的在中国法实践上的发展预留了充分空间。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后合同义务包括哪些叫什么名字
您好, 后合同义务指在合同终止后,当事人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而应当履行的旨在维护给付效果或者妥善处理合同终止事宜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有关后合同义务的法律规定
先合同义务的法律特征是: 1、先合同义务的主体是特定的; 2、先合同义务成立的理论依据是诚信原则; 3、先合同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即法律强制缔约双方承担的义务; 4、先合同义务是附随义务; 5、先合同义务始于要约生效,终于合同生效
违反先合同义务的法律依据
先合同义务的特征是:先合同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具体来说是一种强制性规范而非任意性规范,而不是由当事人合意产生的义务,也不允许双方排除;先合同义务是附随义务,其中包括协力、告知、保护、保密等义务;先合同义务始于要约生效,终于合同生效。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律师解答动态
美团众包被封永久,先查看平台规则明确封禁原因。若因误判,可通过平台申诉渠道说明情况、提供证据证明自身
传票没在家收到也别慌。首先可联系寄传票的机构确定情况,让他们再次送达或者自己去取。若已被退回,应主动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被骚扰报警后,会先了解情况并固定证据,比如聊天记录、录音等。若骚扰情节较轻,可能对骚扰者进行批评教育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一般来说,新农保允许一次性补缴。1968年出生的话,若还没到法定领取养老金年龄,可一次性补缴至规定年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3分钟前
贷款中介未经你同意操作你手机刷脸不合法,可能侵犯你的个人信息权益和财产安全。若中介在你不知情或未获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1分钟前
这种情况得看当时缴费签的协议咋规定的。要是协议里有退费条款,按条款来就行。如果没约定,就和对方好好协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6分钟前
能起诉。同学用照片制作表情包并发给他人,不道歉还影响到孩子,这可能侵犯了孩子的肖像权和名誉权。可以先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