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协议约定具有法律效力

更新时间:2019-07-05 19: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案例:2003年5月,开县铁桥镇村民杨明(化名)做生意亏了本,欠上了好友周伟3万元钱。后经周多次催要,杨由于欠帐太多没有能力偿还。2005年,周与杨协商,决定将杨价值4.5万元的房屋抵押给周。在办理抵押手续时,由于周考虑到以后如果杨还不起他3万元钱,就有可能

  案例:

  2003年5 月,开县铁桥镇村民杨明(化名)做生意亏了本,欠上了好友周伟3 万元钱。后经周多次催要,杨由于欠帐太多没有能力偿还。

  2005年,周与杨协商,决定将杨价值4.5 万元的房屋抵押给周。在办理抵押手续时,由于周考虑到以后如果杨还不起他3 万元钱,就有可能要将杨的房产过户到自己的头上。于是,在办理抵押时,两人就将价值4.5 万元的房屋抵押为3 万元。同时,周给杨口头承诺,以后房屋过户以实际价格为准。因此,两人就签订了一份房屋抵押合同:杨同意将自己4.5 万元的房屋以3 万元抵押给周。

  2006年8 月,周再次找到杨偿还其3 万元欠款。杨没有能力偿还,于是,周与杨二人到有关部门将杨的房屋手续办到了周的户头上。但事后,杨认为,他的房屋价值4.5 万元,自己仅欠周3 万元,并且周曾经口头承诺房屋过户以实际价格为准,因而周应当补给自己1.5 万元钱。而周却认为应以协议为准,不应该补钱给杨。

  从本案来看,双方当事人周和杨明两人,都是权利人参与处分权利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两人的先前的房屋抵押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办理了登记,应视为有效抵押,后因杨明无钱归还周的欠款,双方再次协商,杨同意将自己4.5 万元的房屋以3 万元抵押给周应视为双方认可的抵偿行为,因此,在法律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根据《合同法》第3 章《合同的效力》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毁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因此,本案当中的周不具有以上行为,并且两人的协议合同还是有效合同,虽然杨称周曾经口头承诺房屋过户以实际价格为准,但在两人的房屋抵偿协议上没有这项口头承诺的证据,而周又不承认杨的说法。因此,周不付给杨1.5 万元。也就是说按照两人房屋抵偿协议和有关法律规定,杨将价值4.5 万元的房屋以3 万元抵偿给周是合法有效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个人双方签订的劳动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个人签的协议满足下列条件就有法律效力: 1. 协议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协议双方意思表示真实; 3. 协议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4. 协议的形式符合法律规定; 5. 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具备以下条件: 1. 行为人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 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书面形式、口头形式等。书面形式具体指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此外,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也视为书面形式。
怎样签订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呢
您好,合同有效需要四要件;1双方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双方意思表示真实;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4不违反公序良俗.
律师解答动态
不小心点了投保,若还在保险犹豫期内,可直接联系保险公司申请退保,通常能拿回全部保费;若过了犹豫期,也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17周岁属于未成年人,生宝宝时一般需其法定监护人签字。男朋友或男方家属通常不能替代法定监护人签字。解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抖音平台售卖空调比拼多多贵不一定算哄抬物价,不同平台定价有差异正常。若商品页面没承诺保价等,平台可不
李卓恒律师
李卓恒律师
10分钟前
欠了多少钱?欠了多少钱?欠了多少钱?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老师篡改中考成绩是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不管什么密码都不能用于这种不正当操作。篡改成绩侵犯考生权益、破坏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租赁游戏账号有约定时间和报酬,对方到期不给钱,这属于违约。你可以先和对方好好沟通,提醒他该给钱了。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双方自愿发生关系,48小时后女方报警称强奸,关键看证据。若有证据能证明是自愿,比如聊天记录、监控等,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1分钟前
父母强制性带孩子去治疗不违法,出于对孩子健康负责和避免其伤害自己或他人,这属于合理的保护和干预行为。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