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合同主体进行审查

更新时间:2020-04-30 10: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签订合同之前,当事人最好先进行相关的合同主体审查,有利于签订合同时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避免被对方欺骗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因此,合同审查是在签订合同之前,非常重要的一步。那么如何对合同主体进行审查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

  一、如何对合同主体进行审查

  总体上来讲,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法人、非法人经济组织和自然人。主体不同,对其资格的审查也就不同。

  1、签约对方为自然人时,要看其是否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达到18岁才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具备签约的资格;8岁以下的自然人或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没有签约资格;1018岁或间隔性精神病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须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才能生效。因此,在与自然人签订合同时,应当确认其有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否则,与之签订的合同将会面临效力待定或无效的风险。

  2、签约对方为企业时,应当审查其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

如何对合同主体进行审查

  二、合同审查的要点有哪些

  1、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审查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时,应审查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法人、个体工商户;是否是具备与签订合同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审查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的资格证明;代订合同的,要审查是否具备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证明,并审查是否在授权范围、授权期限内签订合同;有担保人的合同,审查担保人是否具有担保能力和担保资格。

  2、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审查合同内容的合法性时,应当重点审查合同内容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十二条 合同内容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解答的关于如何对合同主体进行审查问题的相关法律知识内容了,综上所述呢,我们可以了解到总体上来讲,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法人、非法人经济组织和自然人。主体不同,对其资格的审查也就不同。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怎样进行装修合同诉讼
如果自已对相关程序和法律规定比较熟,可以自己诉讼;如果不太熟,可以委托律师帮助处理。
如何撤销合同
可以委托律师出具书面通知。
律师解答动态
潘学平律师
潘学平律师
10分钟前
你好,如果是双方自愿的应该由双方共同承担,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唐宏林律师
唐宏林律师
10分钟前
车祸中你无责任,对方要赔偿的费用包括人身损害赔偿方面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
温雅琳律师
温雅琳律师
27分钟前
需要帮助和咨询的可以进一步沟通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1小时前
晚上好,如果是振兴金融公司的客服要求你花钱认证之后才能提现这笔1万块钱的借款。那么你千万不要去认证。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