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合同的内容

更新时间:2019-07-06 17: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部分:1.约首约首是合同的首部,包括合同的名称、合同号码(订约日期、订约地点)、买卖双方的名称和地址、以及序言等内容。序言主要是写明双方订立合同的意义和执行合同的保证,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等。双方的名称应用全称,不能用简称,地址要详

  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1. 约首

  约首是合同的首部,包括合同的名称、合同号码(订约日期、订约地点)、买卖双方的名称和地址、以及序言等内容。序言主要是写明双方订立合同的意义和执行合同的保证,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等。双方的名称应用全称,不能用简称,地址要详细列明,因涉及到法律管辖权问题,所以不能随便填写。在我国出口业务中,除在国外签订的合同外,一般都是以我出口公司所在地为签约地址。

  2. 本文

  这是合同的主体部分,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合同的各项交易条款,如商品名称、品质规格、数量包装、单价和总值、交货期限、支付条款、保险、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仲裁条款等,以及根据不同商品和不同的交易情况加列的其他条款,如保值条款、溢短装条款和合同适用的法律等。

  3. 约尾

  约尾是合同的尾部,包括合同文字的效力、份数、订约的时间和地点及生效的时间、附件的效力以及双方签字等,这也是合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的订约地点往往要涉及合同依据法的问题,因此要慎重对待。我国的出口合同的订约地点一般都写在我国。有时有的合同将订约的时间和地点在约首订明。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837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除了书面合同以外还有什么
书面合同包括合同书、信件等多种形式,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可以协商采用书面形式,可以协商采用口头形式。
哪些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法律规定哪些合同必须要采取书面形式来订立?
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有:(一)借款合同(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二)期限六个月以上的租赁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三)融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合同的书面形式是指什么?
合同的书面形式有: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订立合同的,视为书面形式。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
合同一定要采用书面形式吗?请问合同一定要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吗?
合同一般来说都是要采取书面形式的,口头形式也可以,但对方到时候要承认的
书面合同怎么写才能合法?
你好,通过抵押合同把这个借贷还是要小心
夫妻双方未达到法定年龄结婚生子的,能否享受独生子女政策补贴?
独生子女补贴政策为: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14周岁止,每年发放独生子女保障费60元,单方领证的对象发放30元。但具体按照国家和省、自
我今天下午在实体店买了一双鞋。但商店拒绝了。我还能说什么让他同意退款
你好,是否可以退款要看商品是否有问题,另外还要看合同的约定。
我在转身上被骗了300元,我确认收到了货物
您好,能不能追回得看证据是否充足,有无对方基本身份信息,便于警方处理
我买的饼干里面吃出了蛆虫,应怎么理赔?
遇饼干质量问题,可理赔。先与销售者沟通协商,要求退货并获得退款;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支付价款十倍赔偿金。若销售者拒绝或无法联系,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
国家信访局督办件有力度吗?
从法律角度看,处理国家信访局督办件的方式主要包括调查核实、督促办理、提出改进建议等。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应根据信访事项的具体情况、紧急程度和涉及权益的重要性来决定
你好,为什么职业年金退休后不能马上发放,而在下一年才发了?
针对职业年金退休后发放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首先,核查个人缴费年限和单位缴纳情况,确保满足领取条件;其次,与单位或社保部门沟通,了解具体发放时间和原因;最后
辅警辞职两个月还能再入职吗
可以。但应满足:1.了解原单位再入职政策,确保符合入职条件。2.与原单位沟通,确认是否需要重新进行面试或培训。3.办理相关手续,如签订劳动合同、保密协议等。4.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