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无权处分行为而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更新时间:2012-12-19 08: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因无权处分行为而订立的合同的效力这里所谓处分是指法律上的处分,包括财产的出让、赠与、在财产上设定抵押、质押等行为。原则上对财产的处分只能由享有处分权的人行使,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构成对他人财产权的侵害。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因无权处分行为而订立
因无权处分行为而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这里所谓处分是指法律上的处分,包括财产的出让、赠与、在财产上设定抵押、质押等行为。原则上对财产的处分只能由享有处分权的人行使,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构成对他人财产权的侵害。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因无权处分行为而订立

因无权处分行为而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这里所谓处分是指法律上的处分,包括财产的出让、赠与、在财产上设定抵押、质押等行为。原则上对财产的处分只能由享有处分权的人行使,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构成对他人财产权的侵害。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因无权处分行为而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并不当然导致合同无效,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仍然发生效力。无处分权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无所有权,二是处分权受到限制。前者如出卖他人之物,后者如对共有财产的处分、对抵押物的处分等。权利人可以对是否追认进行选择,追认后可向无权处分人主张不当得利,但需要注意的是,权利人不能因自己的追认行为而成为合同的当事人。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善意取得制度对无权处分效力的影响。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占有的他人的动产转让给第三人,该第三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如符合公平的、善意的、有偿的且无过失的条件,则其可以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原所有人不能要求其返还该财产,而只能请求无权处分人赔偿损失。善意取得制度的宗旨在于保护善意相对人,维护社会交易安全。我国司法实践承认善意购买者可以取得其购买的、依法可以转让的财产的所有权,司法解释也规定保护善意、有偿取得财产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合同法》规定了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但是不能够据此反推,认为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只要未经权利人追认并且无处分权的人未在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就无效。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即使不符合该条件,但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的,该合同仍应为有效合同。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0412]
  第七十八条 财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
  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0315]
  第五十一条 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无权处分订立的合同是效力待定还是有效
买卖合同有效,其他合同待定。
无权处分效力如何
你好,看情况。可来电说明细节,以便回复的准确性。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网上购物,收到的图片和图片不一致怎么办?
你好,可以双方协商沟通解决,协商不成可以报警处理
您如何要求法院解封,银行卡?
你好,符合条件了可以申请解封
16岁签的合同算数吗
16岁签的合同算数吗
合同订立纠纷
生病了,在住院不能去上班的情况下可以请假吗?如果能请假,那请假时间的班应该由谁来负责
法律分析:可以到当地的劳动部门投诉。员工请病假,虽然单位有批假。但是,劳动者患病,也有休假权,如果员工提交用人单位指定医疗机构病假条、病历和就诊发票的,用人单位
赎回资金三个工作日是什么意思
您好可依据具体内容处理解决
两个月的孩子没上户口去医院住院能住吗?
具体的户籍政策可以问一下当地的户籍管理部门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