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子发短信替朋友担保 被判替还债款10万元

更新时间:2019-10-14 14: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发个短信担保,替人还债10万法官:手机短信也算担保合同朋友之间借款,自己在外地,碍于情面发送短信表示愿做担保人;债务到期,朋友下落不明,担保人被告上法庭。昨天,记者从镇江新区法院获悉,该院受理并公开审理了这起短信担保的债务纠纷案,担保人被判代为偿还

 发个短信担保,替人还债10万


  法官:手机短信也算担保合同


  朋友之间借款,自己在外地,碍于情面发送短信表示愿做担保人;债务到期,朋友下落不明,担保人被告上法庭。昨天,记者从镇江新区法院获悉,该院受理并公开审理了这起短


  信担保的债务纠纷案,担保人被判代为偿还10万元。


  李某、刘某和吴某都是生意上的朋友。2009年3月,李某因需要资金周转,想向刘某借10万元,期限为两个月。刘某担心李某到期不还,要李某提供担保。李某便打电话找吴某,不巧的是吴某正在外地出差,李某与刘某协商后提出,让吴某给刘某发送一个同意承担连带责任担保的手机短信。吴某碍于多年朋友关系,发送了一条同意担保的短信给刘某。


  谁知两个月后,李某因生意严重亏损下落不明。刘某找到吴某,要求吴某还款,但吴某认为手机短信不属于“书面形式承诺”,不应承担还款责任。无奈之下,刘某将吴某告上了法庭。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法律规定,合同的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其中数据电文是指包含通讯网络在内的网络条件下,当事人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目的,通过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所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包括手机短信。因此,吴某通过手机短信表示愿意担保,而刘某亦同意由吴某担保,双方便形成了合意,担保合同即已成立。在李某无法还款时,刘某有权向吴某主张连带责任,遂法院判决吴某偿还刘某10万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你已经成年,有权决定自己的选择,你母亲和你父亲都无权干涉。遇到伤害行为就报警处理。
您好,您可以通过法院诉讼主张您的权力。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一般来说,没在学校就餐,没享用对应餐饮服务,是可以要求学校退还伙食费的。你可以先和学校沟通,说明情况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退学后一般是可以转入其他学校的,但得看具体情况。首先要确认新学校是否有接收名额,愿意接收你。其次,需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8分钟前
首先,保留好与装修公司签订的合同、付款凭证等相关证据,准备追究其违约责任。之后,找新的装修团队,可通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8分钟前
代写信访材料收费是否合理,得看具体服务内容和市场行情。三千元收费不算低,但如果材料复杂、耗费精力多,
赵磊律师
赵磊律师
18分钟前
详细说一下事情的经过,这里帮你出一分析一下。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9分钟前
请问具体是什么犯罪记录?涉及何种罪名和判决?这会影响后续法律建议。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