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未经清算的合伙协议纠纷案件的处理

更新时间:2019-04-10 23: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清算,是为了终结现存的法律关系、处理其剩余财产、使之归于消灭而进行的一个程序,包括计算、核实等。清算是一种法律程序,社团注销时,必须进行财产清算。

公司

  基本案情:

  原、被告于2007年7月合伙投资采矿,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原、被告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和共担风险。在合伙经营期间,原、被告均实际进行了投资和管理;但在个人合伙比较松散的情况下,出现了由被告一人掌握全部合伙收入,以及合伙开支项目均在被告的支配下进行,大部分开支票据在被告手里的情况,并且相当一部分票据均是手工填写的白条凭证。法院受理该案后,依原告申请进行了财产保全,查封了原、被告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内部对部分案件事实与法律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存在不同意见,后提交审委会进行讨论,虽然形成了多数意见,但依然存在较大争议。

  争议焦点:

  1、对未经合伙清算的合伙协议纠纷案件,法院是否应予立案受理;若已经受理,应当如何对待。

  2、在合伙帐目不规范的合伙协议纠纷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与处理对策。

  案例分析:

  1、对未经合伙清算的合伙协议纠纷案件,法院是否应予立案受理;若已经受理,应当如何对待。

  在审判实践当中,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的民事案件,由于一方当事人(作为被告)不配合,认为帐目和财产均在自己手中而不主动配合进行帐目清算,而另一方当事人(作为原告)认为法律关系明确,合伙帐目明晰,事实清楚,直接起诉法院要求被告按照合伙协议约定支付合伙利润,分割合伙共有的财产。但是在审理过程中,又因为双方对合伙开支帐目存在较大争议,导致合伙开支帐目与合伙盈余无法查清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在审判实践中有一部分意见主张,因为合伙未进行清算,帐目无法查清,应当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另有一部分意见认为,合伙协议纠纷案件,原本就是希望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对合伙盈余财产和帐目进行审查,然后再进行债权债务以及盈余分配,既然当事人可以直接起诉要求法院主持合伙清算,那么以合伙未清算为由直接在审查立案阶段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以后,在审理过程中因为双方当事人对合伙帐目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而以合伙未进行清算、证据不足,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不利于保障合伙一方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倘若一方当事人仅仅因为疏于参加管理,或者在最初原本比较信任的情况下未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的制度,而另一方当事人早有预谋的恶意侵占对方的合伙财产,故意销毁或者遗失合伙帐目材料或者干脆把账目搞乱、拒不交出合伙帐目,那么将导致一方当事人完全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所付出的代价也未免太大。故笔者认为,法院应当从保护合伙协议纠纷双方当事人合法诉权的角度出发,不应对未经合伙清算的案件在审查立案阶段就决定不予受理;而在审理合伙协议纠纷案件过程中,不宜对所有帐目不清的合伙协议纠纷案件,直接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笔者认为,在原告直接起诉法院要求法院主持合伙清算的案件与原告起诉要求分割合伙盈余财产的案件当中,法院都有义务对合伙帐目进行初步的审查清算。

  2、在合伙帐目不规范的合伙协议纠纷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与处理对策。

  在大多数的个人合伙的合伙协议纠纷案件当中,由于参与经营管理的人员,或多或少的与合伙一方当事人存在亲属关系,或者其他裙带关系,这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相对松散的财务管理制度。比如,小数额的采购、生产性支出或者日常生活开支,不同程度的存在白条入帐的情况;或者较大数额的开支,没有法定的票据凭证,比如购买柴油没有正式的税控发票,坐飞机、火车没有正式的票据等情况。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应当根据合伙协议对财务制度的约定,结合合伙经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区分认定。民法原则当中,存在“当事人意思自治为王”的理论原则,即有约定的依照约定,没有约定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依照交易习惯。这个交易习惯,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按照普通人的认识标准,在通常情况下采取的行为或者意思表示的判断标准。首先应当将合伙协议的约定作为审查合伙帐目的基本前提,结合合伙经营的习惯做法对帐目进行合理区分。如果当事人对合伙帐目存在较大争议,那就可以提请司法会计鉴定,要求对合伙经营期间的所有帐目进行审计鉴定。然后依据鉴定结论,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内容或者合伙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双方的举证责任进行明确的分配。由举证不能或举证不力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较大的损失风险。就笔者近期审理的案件来说,因为被告实际对合伙经营实体进行了管理,并实际掌握了全部的合伙盈余财产和开支帐目。笔者认为,该案原告的举证责任是举证证明合伙经营法律关系的客观存在,举证证明合伙经营期间积累的财产的客观存在;举证证明合伙经营期间的大部分的票据凭证在被告手中。而该案被告应当举证证明其持有的开支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在对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进行了合理客观的分配之后,依照上述阐明的原则对票据进行审查或者由法院主持清算,抑或提交司法会计鉴定后,对合伙协议纠纷做出实体判决。

  笔者在审理该案过程中,按照审委会的多数意见,拟将合伙帐目提交司法会计鉴定,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了催缴鉴定费通知书,因被告考虑到其举证责任较大,后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现已兑现履行完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公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876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没有合伙协议的合伙纠纷
法律分析:第一,没有书面的合伙协议,但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合伙情况进行了核准登记的,又具备合伙的其他条件的,可以认定为合伙关系。此处,个人合伙经工商行政管理
合同纠纷与合伙协议纠纷
公民个人之间订有书面合伙协议,且合伙协议的订立及协议内容符合《民法通则》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和对合伙协议内容要求的,应认定合伙协议有效。
撤销纠纷与合伙协议纠纷或合伙企业纠纷的区别?
要结合案情,具体咨询电话联系我。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退伙纠纷与合伙协议纠纷的区别,怎么判断案由到底是合伙协议纠纷还是合伙企业纠纷?
融资风险表现类型 1、信用风险。项目融资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项目有关参与方不能履行协定责任和义务而出现的风险。像提供贷款资金的银行一样,项目发起人也非常关心各
合伙协议纠纷
以合伙协议为准,你可以诉讼维权。
合伙协议纠纷
你好,你妹妹是公务员身份参与经营本来就是一个隐形风险,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请来电,以便我所为你提供专业细致的解决办法处理机制。
合伙协议纠纷
诉讼请求需要根据案情及双方的合伙协议进行确定,建议委托律师代为起草或当面咨询律师
如何解除合伙协议
如何解除合伙协议
合伙协议纠纷
合伙协议纠纷
不要错过时效,建议当面咨询律师
合同法的分类主要有哪些类型?
合同法分类多样。双务合同要求双方履行义务,如买卖、租赁等;而单务合同则是一方主要承担义务。处理时需依据合同类型和具体情况,明确双方权责,确保合同履行。
忆方公益投钱进去没发提现怎么办
针对忆方公益无法提现的问题,常见处理方式包括:联系平台客服查询提现状态,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以及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个人损失、证据收
只有签字和盖章,签的合同上没有任何信息,断断续续要了150多万,一年多时间他以各种理由跟我要钱,这个
合伙人作为发包方的员工,并不会直接影响你追讨工程款的权利。你的权利主要基于你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合同条款。然而,如果合伙人利用其在发包方的地位进行不当操作或损害你
高级合伙人和合伙人的区别
高级合伙人地位更高,责任更大。高级合伙人主导企业方向,制定战略,合伙人则执行决策,参与日常运营。具体职责依据合伙协议及企业规定细分,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民法典对质权设定的规定
质权设定需遵循民法典规定。动产如非禁止转让可设定质权,权利如基金份额、股权等亦可。操作时应明确质押物,签订质押合同并办理登记手续。
我和别人在井下包工借用别人资质,资质方又把钱打给我的合伙人,请问资质方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法律角度下,常见处理方式包括:1.通过法律途径追责,要求资质方承担相应责任;2.协商解决,与资质方协商合理分配责任与损失。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证据充分性、成
上市如何查股东注册资本的来源
上市查股东注册资本来源,常见处理方式包括查阅公司登记档案、审计股东出资凭证等。选择时需考虑公司具体情况,如规模、股东结构等,以确保准确高效地核实注册资本来源。
签过字的民事调解书可以撤销吗
您好可以提供法律帮助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