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发行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17-05-25 15: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证券发行是以筹集资金为目的,伴随生产社会化和企业股份化而产生的,同时也是信用制度高度发展的结果。那么,证券发行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一、证券发行的定义
证券发行,是指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以募集资金为目的向投资者出售代表一定权利的有价证券的活动。任何一个经济体系中都有资金的盈余单位(有储蓄的个人、家庭和有闲置资金的企业)和资金的短缺单位(有投资机会的企业、政府和有消费需要的个人),为了加速资金的周转和利用效率,需要使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短缺单位。 根据发行价格和票面面额的关系,可以将证券发行分为溢价发行、平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形式。
二、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2)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
(3)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4)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公司对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资金,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所列资金用途使用。改变招股说明书所列资金用途,必须经股东大会做出决议。擅自改变用途而未作纠正的,或者未经股东大会认可的,不得公开发行新股,上市公司也不得非公开发行新股。
三、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 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 000万元;
(2)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3)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4)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5)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还应当符合证券法关于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公开发行证券应具备什么条件
公开发行证券需合规操作。具体步骤包括:
1. 聘请保荐机构,准备申请文件并报监管机构核准。
2. 核准后,需公告募集文件,并与证券公司签订承销协议。
3. 操作中需严格遵守《证券法》规定,确保发行顺利。
公开发行证券有哪些程序,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一)申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需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提交募股申请及相关文件。
(二)核准。核准过程需公开透明,并依法接受监督。
(三)发行。
(四)承销。若发行人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证券,且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由证券公司承销,则需与证券公司签订承销协议。在此过程中,若涉及公开发行股票、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行保荐制度的其他证券,发行人需聘请具备保荐资格的机构作为保荐人。保荐人需遵循业务规则和行业规范,保持诚信,勤勉尽责,对发行人的申请文件及信息披露资料进行仔细审查,同时指导发行人进行规范运作。保荐人的资格及其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请问一下,公司公开发行新股需符合什么条件
发行新股的条件如下:
1. 公司是依法设立并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股份有限公司;
2. 公司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
3. 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
4. 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二)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
(三)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四)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