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合伙企业法
更新时间:2019-04-26 08: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个人合伙企业法民法通则第30条规定: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在法律上,个人合伙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民事法律行为,即合伙合同;二是作为经营实体,即作为合伙合同的法律效果之一,合伙人所组成的人与财
个人合伙企业法
民法通则第30条规定: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
在法律上,个人合伙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民事法律行为,即合伙合同;二是作为经营实体,即作为合伙合同的法律效果之一,合伙人所组成的人与财产相结合的实体。民法通则显然是在第二种意义上使用个人合伙的概念。
因此,个人合伙可定义为两个以上自然人互相出资,经营共同事业的经营体。如果个人合伙的经营体是企业,则同时适用合伙企业法的规定。
个人合伙企业法?
个人之间开办合伙企业才适用合伙企业法,一般的合伙关系有民法调整。
《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到期债务的,各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根据上述规定,合伙人对合伙债务的清偿责任的性质属于补充性责任,合伙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先向合伙财产求偿;只有该合伙财产不足清偿时,才应向各合伙人求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三十五条 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
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个人合伙适用合伙企业法
个人合伙不适用合伙企业法,因为合伙企业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一)有二个以上合伙人。合伙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有书面合伙协议;
(三)有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
(四)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
合伙企业和个人合伙的区别,看别人合伙创业有合伙企业与个人合伙两种,请问合伙企业与个人合伙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我国合伙分为个人合伙、法人合伙和合伙企业。其中,只有合伙企业具有企业资格。合伙企业的成立需要有书面协议,这是其成立的基本条件,并且还需要进行工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在合伙企业解散时,要进行清算,如同法人一样。法律适用上,合伙企业主要依据《合伙企业法》,并以《民法通则》作为补充。而个人合伙则无需符合这些要求,只需合伙人之间有合伙协议并进行实物或劳务等出资即可,主要规定于《民法通则》之中。除此之外,两者在权利义务上无本质区别,对合伙债务均承担无限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