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怎么确定

更新时间:2019-02-05 15: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一、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原告必须是公司的股东,但并非所有股东均可起诉。为了防止股东滥用诉权或者恶意诉讼,公司法对股东的持股数量和持股时间都作了限制。1.持股数量要求。我国新《公司法》对有限公司股东提起诉讼时的持股数额没有限制,但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只有

  原告必须是公司的股东,但并非所有股东均可起诉。为了防止股东滥用诉权或者恶意诉讼,公司法对股东的持股数量和持股时间都作了限制。

  2.持股时间要求。新《公司法》第152条对有限公司的持股时间也没有限制,但股份有限公司原告股东的持股时间规定为“连续180日以上”,随后《公司法》司法解释(一)第4条强调这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如果股东在提起代表诉讼后,将其股份转让给他人,法院应裁定终结诉讼,除非由其它适格股东作为原告继续该诉讼。

  二、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范围

  法律虽然赋予了股东以维护公司利益为目的的诉讼权利,但实体权利义务的承受者仍然是公司,对案件事实的调查也需要公司的配合,因此公司经常需要参加诉讼。笔者认为把公司在诉讼中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较为合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当事人双方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人。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的诉讼权利已经由原告股东代为行使,因此公司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公司又对诉讼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故应该把公司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原告一方参加诉讼。

  四、其他股东的地位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股东代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在一定条件下,股东可以代表公司诉讼。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并出于追究这些成员责任,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
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诉讼的区别
股东直接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的关系有以下区别: 1、产生原因不同。 2、诉讼目的不同。 3、诉讼被告不同。 4、诉讼归属不同。 5、诉讼程序不同。《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股东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的区别
股东诉讼与股东代位诉讼在主客体以及被告诉讼目的都会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原告主体方面,股东诉讼是原告是股东。原告主体方面,股东诉讼是原告是股东。股东代位诉讼中,原告是公司。 侵权客体方面股东诉讼中,侵害的是股东利益。股东代位诉讼中,侵害的是公司利益。而且两者的诉讼目的不同。法律责任承担者也不同,股东诉讼的诉讼责任为股东承担。股东代位诉讼责任由公司承担。 最后两者的被告也不同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这属于合同纠纷,公司未按宣传和介绍履约。可先与公司协商,指出其违约行为,要求按约定继续履行,完成包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90年前参加工作且当时未全员参保,工龄计算一般按档案记载的实际工作时间确定。若能提供工资发放记录、工
文于律师
文于律师
4分钟前
这种情况建议及时报警处理
李波律师
李波律师
4分钟前
欠款金额是?详述案情可以专业帮你。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