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出资与表决权的关系

更新时间:2019-02-04 07: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股东出资与表决权的关系本文探讨公司法关于股东出资与表决权的关系问题,股东资格的取得并不以出资作为前提,而是源于发起人之间的协议、公司章程的确认、股东名册的记载,以及工商部门的登记。延伸阅读:公司法全文甲、乙、丙、丁共同出资设立某有限责任公司,在章

      股东出资与表决权的关系

      本文探讨公司法关于股东出资与表决权的关系问题,股东资格的取得并不以出资作为前提,而是源于发起人之间的协议、公司章程的确认、股东名册的记载,以及工商部门的登记。

      延伸阅读:公司法全文

      甲、乙、丙、丁共同出资设立某有限责任公司,在章程中约定,甲出资70%,乙、丙、丁出资各10%。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从这两条规定可以看出,对于瑕疵出资的股东,法律只要求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和发起人资本充实责任。而没有明确指出与表决权有多大影响,这就往往造成了人们对法律条文的片面理解。实质上,立法者基本思想和法律的基本原理是体现在整个法律条文之中,而不是机械地去理解某一条款是否明确,《公司法》第4条的规定就已经明确了出资多少和表决权的关系。出资的违约责任就是要求股东在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其出资义务,对其它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资本充实责任则是要求违反出资义务股东以外的人应对公司资本不足承担连带责任,先行承担资本充实责任的股东可向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也可要求其它股东分担,这两项责任在公司设立过程中,它属于合同上的义务,在公司设立后,则成为法定义务。任何股东在未实际出资之前,此种义务都不能免除,违反此项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由于《公司法》是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相统一的这一特性决定的,要求瑕疵出资的股东承担了违约责任和资本充实责任,并不等于就可以按约定出资比例享有表决权。

      现实生活中,公司的形式多种多样,公司登记与投资相分离,实际投资与协议投资并存等情形,五花八门,变化莫测,加之人们对《公司法》的认识不同,以及某些规定的不完善,使人们对股东资格认识产生偏差,从而又机械地按照《公司法》第41条去判断股东有无表决权,有多少表决权?《公司法》第206条、第208 条、第209条的规定,即是对登记公司所做的违法行为的制裁,而这种制裁主要是指向投资不真实、虚假的情形。在公司内部,未出资的当事人在出资补齐后,实际取得股东资格,享有按其出资比例行使表决的权利。出资补齐前的表决如得到全体股东的承认,又未得到法律的纠正,本着不告不理原则,应认可这种表决的效力。一直不出资的,只要其它股东在诉讼时效内提出表决权诉讼,该股东的表决权应予否定。出资后取得工商登记,然后又全部抽逃的,可能会使公司成为空壳,从而可能使公司人格得以否定,一个在法律上被否定的公司,其公司的股东所做的各项决议当然也不会得到法律认可,这是必然的,毋庸置疑。

      股东的出资比例是基于股东之间的协议,而股东未按出资比例实际出资,却要求行使实际出资的表决权,不仅违背了《公司法》宗旨,也势必影响公司的稳定,有悖于民商法的精神,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利益与风险一致是民商法永恒的原则和精髓,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当然也就不应享有股东相应的权利,未向公司进行任何出资,而承认其按约定的比例享有对公司管理和公司盈余的分配权,将是不可思议的。从公司运营的机制来说,公司的经营活动实质上是股东对经营投资的支配,公司的经营收益实质上是股东出资带来的财产上收益,其结果当然归属实际的出资者。因此,就股东行使的表决权而言,股东只能就其出资部分享有表决权,对其未出资部分,即使追补了出资,也只能对此后的公司管理和公司的盈余主张权利。[page]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决议股东转让出资必须要经过股东表决权嘛?
你好,这个是需要的,转让的话是需要先进行内部人进行购买,
公司股东的表决权与出资比例
股东表决权按出资比例行使,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公司的表决权,一般都是由公司的章程来进行制定的。如果在公司章程当中没有制定股东表决权的话,则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在公司中实际出资达到什么比例,就代表多少比例的表决权。 《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
出资协议限制股东表决权
虽然股东合资协议的确不是程序上必备的文件,但签订合资协议对于明确股东间的权利义务依然具有重大意义。 一个完善的股东出资合同或设立公司协议应包含以下内容:各个股东的姓名或名称,身份证或工商登记信息;欲设立的公司的名称、性质、注册资金、地址;公司经营范围、经营任务和经营方式;出资方式和出资期限;股东权利义务;转让出资或变更注册资本的程序;组织管理机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利润分配和亏损负担;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等。
相关知识推荐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立案标准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立案标准
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可以的,具体是什么法律纠纷
碰到纠纷,先稳定情绪,明确维权方向,不要轻率行事。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9分钟前
需重新考取驾照,按流程缴费考试,具体咨询当地车管所。
你好,你说的情况建议你咨询公安机关
黄国凯律师
黄国凯律师
10分钟前
你好,这个情况是不道德的,并且可能会违法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