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出资股东权利的限制规则

更新时间:2016-09-06 15: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公司原始股东未完成出资义务而转让股权时,如果其他原始股东未行使优先购买权而同意其对外转让的,则等于公司及其他原始股东放弃了对该原始股东的除名权。此后,第三方受让该原始股东资格后,公司不得再对受让股权的继受股东作出除名决议。

  (一)继受股东的异议权应受到限制

  当第三方收购瑕疵股权且明知该情形的,则其当然应当负有资本补足连带责任;如果其不明知该情形下,则因其未履行对瑕疵股权收购前的“尽职调查”义务而存在明显过错的,其亦负有对公司资本的补足责任,但在承担资本补交责任后享有向原瑕疵股东追偿的权利。

  也即,继受股东没有清产核资或明知其前手股东的股权存在出资瑕疵情形而仍然收购的,则不得在收购股权后再对其前手股东的股东资格提出异议,也不能对其他继受股东的股东资格提出异议,但继受股东符合法定或约定条件下可以追究其前手股东的民事责任

  (二)瑕疵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权利必须受到限制

  如果未出资股东与履行了完整出资义务或合理对价的继受股东的权利等价的话,则直接对其他合法股东构成显失公平。对瑕疵股东权利的限制,既是对充足出资股东权利的保护,也是对公司法人利益的一种保护。

  梳理公司法及其解释的规定,对未出资、未完整出资及抽逃出资的股东及其继受股东等瑕疵股东的权利限制包括:

  1、表决权受到限制

  公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该股东请求认定该限制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利润分配权和新股认购权受到限制

  公司法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3、公司破产、解散、清算时的资本补交责任

  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均应作为清算财产。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包括到期应缴未缴的出资,以及依照公司法规定分期缴纳尚未届满缴纳期限的出资。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应当注意,上述责任制度在公司法出资制度修正为“认缴制”后依然适用。

  4、剩余财产分配权受到限制

  公司清算中,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5、瑕疵股东对资本补充责任不享有时效抗辩权

  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被告股东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我们是买断新成立股份制企业,多年来财务账目从不公开。股东多次请求从不理睬。股东无奈请律师帮忙指路。
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对方问你要钱吗?干嘛干嘛?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自己用药中毒医保通常能报销。医保报销范围包含因意外或自身原因导致的医疗费用,自己用药中毒属此类情况。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1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先和对方沟通,保留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讲清还钱的事和时间。若沟通没用,就收集交易凭证、合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3分钟前
若遇到账号被封且被告知上报情况,先回忆是否有违规行为,像传播不良信息、欺诈等。若没违规,可收集能证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3分钟前
犯罪过多久不再追诉,得看法定最高刑。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经过5年;最高刑5年以上不满10年,
唐宏林律师
唐宏林律师
37分钟前
你和现任现在生的这个孩子通常算三胎。填写相关信息时,一般只填写夫妻双方婚内共同生育的子女,你和现任婚
唐宏林律师
唐宏林律师
38分钟前
若不退还前公司多发的11000多元工资,可能构成不当得利。公司有权通过劳动仲裁或民事诉讼要求你返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8分钟前
这不算新模式,有些企业会通过这种方式筛选人才。不过你得注意审查实习合同和转正合同条款,看工作内容、薪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