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商业贿赂犯罪

更新时间:2015-04-27 21: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商业贿赂犯罪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商事活动参与者为谋取商业利益而给予他人好处,或者与商业活动紧密相关的人利用商事管理职权而索取或者收受他人好处,或者为促成商事活动双方的行贿受贿而居间介绍,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贿赂对自由竞争秩序的破坏日益显现,商业贿赂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毒瘤”。研究商业贿赂犯罪,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特征,准确认定商业贿赂犯罪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准确、有效、适度打击商业贿赂犯罪。下面为您介绍什么是商业贿赂犯罪,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商业贿赂犯罪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商事活动参与者为谋取商业利益而给予他人好处,或者与商业活动紧密相关的人利用商事管理职权而索取或者收受他人好处,或者为促成商事活动双方的行贿受贿而居间介绍,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一、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

  这样界定出来的商业贿赂犯罪概念至少包括了以下几层含义:

  1、商业贿赂犯罪不仅包括商业行贿、商业受贿,而且将介绍贿赂也明确为一种行为方式。

  2、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不仅限于经营者,只要商业活动中有一方为商事活动参与者即可,这里的商事活动参与者可以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在内。

  3、商业贿赂犯罪的领域为商事活动领域,犯罪目的明显,皆为目的犯罪。

  4、商业贿赂犯罪虽然是数额犯,但数额本身并不是决定犯罪与否的唯一标准。用“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标准来界定罪与非罪,体现了既尊重立法规定又有助于体现概念本身简洁的惯常做法。

  二、商业贿赂犯罪的特点

  商业贿赂犯罪从本质上讲是贿赂犯罪的一种,但它和一般的贿赂犯罪相比又具有一些特点。

  1、商业贿赂犯罪大多具有行业性。从检察机关近几年办案情况看,商业贿赂大多发生在具有暴利性、市场供求成为单方市场的特定领域、特定行业内,如医药购销、政府采购等。

  2、商业贿赂犯罪具有长期性。一般的贿赂犯罪大多是一事一贿,行贿方要求受贿方所做的是短期、一次性行为。如升迁、调动工作等。而商业贿赂犯罪大多行贿方和受贿方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行贿方通过不断向受贿方进行贿赂谋求较长时间的经济利益。

  3、商业贿赂犯罪具有隐蔽性。一般的贿赂犯罪往往是简单的权钱交易,其行为的刑事违法性比较明显。而商业贿赂犯罪大多会披着“市场经济”的外衣,而以“回扣”、“手续费”、“返利”等形式出现。更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商业贿赂是什么
商业贿赂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而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利得的行为。商业贿赂作为贿赂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 贿赂的主体是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者; 2. 目的明确。经营者给予单位或者个人财产或者其他利益,以排除其在经营活动中的正当竞争,获得交易机会,销售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或者以更优惠的条件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这是商业贿赂的本质特征; 3. 手段多样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查处力度的增强,商业贿赂的形式不断更新,手段也越来越隐蔽; 4. 侵权客体复杂。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是对正常公平竞争秩序的破坏,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破坏。 经营者在交易活动中,可以以明示方式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或者向中间人支付佣金。这些支付应当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也应当如实入账。如果经营者的工作人员进行贿赂,应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除非经营者有证据证明该工作人员的行为与为经营者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无关。
刑法中如何规定商业贿赂是什么意思?
商业贿赂犯罪有如下的构成要件,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等;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和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主观上是故意,客观上是实施了给予财物等贿赂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三百八十九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刑法上如何规定商业贿赂是什么意思?
商业贿赂犯罪有如下的构成要件,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等;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和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主观上是故意,客观上是实施了给予财物等贿赂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三百八十九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律师解答动态
像这类型的诈骗确定清楚情况之后就是可以通过方式去维权,但是不要继续给钱
仲裁后劳动监察大队一般不再受理。
你的诉求是要退回父母的投资款还是要2000元的分成,法律关系是不一样的。若前期承诺高回报但没有兑现可
未经允许解锁他人手机ID密码,涉嫌侵犯隐私,属于违法行为。
可以办,这个不是问题,这个不不严。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