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并、分立登记

更新时间:2019-02-01 23: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并、分立登记一、公司合并、分立应当履行以下程序:1、合并各方公司股东会或者拟分立的公司股东会(出资人)作出合并或者分立决议;2、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3、签订相关协议;4、自决议作出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5、自决议作出之日起30

  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并、分立登记
 一、公司合并、分立应当履行以下程序:

  1、合并各方公司股东会或者拟分立的公司股东会(出资人)作出合并或者分立决议;

  2、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3、签订相关协议;

  4、自决议作出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

   5、自决议作出之日起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6、办理财产合并或分割手续;

  7、验证注册资本;

  8、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报批手续;

  9、自公告之日起45日后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10、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程序。

  二、公司合并、分立后注册资本及股本结构的计算办法

  公司合并的,存续公司注册资本等于合并公司的注册资本之和(如合并前,合并各方之间有投资关系的,则应扣除其投资额)。公司分立的,分立公司的注册资本之和等于原公司注册资本。

  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公司合并、分立是否需经评估、审计,以及股东各方的折股比例,可由公司股东会(出资人)按照公平、诚信、自愿的原则自行决定。

  三、公司合并登记程序

  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公司合并注1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

  公司需合并的,公司股东会(出资人)应作出决议,并按《公司法》的规定,履行通知债权人、公告、处理债权债务义务后,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相关登记材料注2,申请登记注册。

  1、吸收合并

  吸收合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后存续,被吸收公司解散,合并后存续公司应办理变更登记,解散公司应办理注销登记。

  吸收合并的存续公司办理变更登记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注3;

  (2)公司盖章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注4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注5;

  (3)合并各方的股东会决议参考式样21-A和21-B(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提交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一人有限公司提交股东的书面决定参考式样22-A和22-B);

  (4)合并各方签订的合并协议注6;

  (5)本公司登载公司合并公告参考式样23的报纸报样;

  (6)合并后存续公司作出的债务清偿或者债务担保的说明参考式样24;

  (7)合并后存续公司股东会决议参考式样25(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提交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

  (8)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参考式样37或章程修正案参考式样3;

  (9)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注7;

  (10)新增加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注8;

  (11)由合并后存续公司新一届股东会全体股东出具的《确认书(B)》注9;

  (12)《公司股东(发起人)出资情况表》注3;

  (13)合并后需解散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14)由工商局档案室提供加盖工商局档案专用章的公司章程复印件;

  (15)因合并而解散公司已办理注销登记的证明;

  (16)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

  公司合并同时变更其他登记事项的,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交相应的文件、证件。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公司合并必须报经批准的,还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意见。

  2、新设合并

  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新设公司应办理设立登记,解散公司应办理注销登记。

  新设合并的新设公司申请设立登记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注3和其他设立登记材料(详见第四部分“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

  (2)合并各方的股东会决议参考式样26(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提交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一人有限公司提交股东的书面决定参考式样27);

  (3)合并各方签订的合并协议注6;

  (4)合并各方登载公司合并公告参考式样23的报纸报样;

  (5)合并后新设公司股东会决议参考式样28(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提交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

  (6)因合并而解散的公司已办理注销登记的证明;

  (7)合并各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有限公司必须报经审批的,还应当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涉及前置审批项目或其他特殊情况的,则应提供有关部门的批准意见。

  3、因合并而解散公司的注销登记

  因合并而解散的公司申请注销登记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注3;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注4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注5;

  (3)公司股东会(出资人)关于公司合并和解散的决议参考式样21-B(适用吸收合并)或参考式样26(适用新设合并)(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提交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一人有限公司提交股东的书面决定参考式样22-B(适用吸收合并)或参考式样27(适用新设合并));

  (4)合并各方签订的合并协议注6;

  (5)本公司登载公司合并公告参考式样23的报纸报样;

  (6)合并后存续公司作出的债务清偿或者债务担保的说明参考式样24

(新设合并公司无需提供本项材料);

  (7)合并后存续(新设)公司股东会决议参考式样25(适用吸收合并)或参考式样28(适用新设合并)(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提交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

  (8)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司注销必须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意见。

  四、公司分立登记程序

  公司分立注10可以采取派生分立和新设分立两种形式。

  公司需分立的,公司股东会(出资人)作出决议,并按《公司法》的规定,履行通知债权人、公告、处理债权债务义务后,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相关登记材料注2,申请登记注册。

  1、派生分立

  派生分立是指公司将一部分资产分出去另设一个或若干个新的公司,原公司存续。另设的新公司应办理设立登记,存续的原公司办理变更登记。[page]

  派生分立的存续公司申请变更登记时,应当提交下文件: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注3;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注4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注5;

  (3)分立前公司股东会(出资人)关于公司分立的决议参考式样29(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提交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法人一人有限公司提交股东的书面决定参考式样30);

  (4)登载公司分立公告参考式样31的报纸报样;

  (5)分立前原公司作出的债务清偿或者债务担保的说明参考式样32;

  (6)分立后各公司股东会决议参考式样25(适用于存续公司)和参考式样33(适用于分立后新设公司)(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提交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一人有限公司提交股东的书面决定参考式样34-A和34-B);

  (7)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参考式样37或章程修正案参考式样3;

  (8)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注7;

  (9)由新一届股东会全体股东出具的《确认书(B)》注9;

  (10)《公司股东(发起人)出资情况表》注3;

  (11)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及由工商局档案室提供加盖工商局档案专用章的公司章程复印件。

  公司分立同时变更其他登记事项的,还应当按有关规定提交相应的文件、证件。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公司分立必须报经批准的,还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意见。

  2、新设分立(含派生分立后需新设的情形)

  派生分立或新设分立的新设公司申请设立登记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注3和其他设立登记材料(详见第四部分“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

  (2)分立前公司股东会(出资人)关于公司分立的决议参考式样29(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提交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法人一人有限公司提交股东的书面决定参考式样30);

  (3)登载公司分立公告参考式样31的报纸报样;

  (4)分立前原公司作出的债务清偿或者债务担保的说明参考式样32;

  (5)如属派生分立的,分立后各公司股东会决议参考式样25和参考式样33(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提交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一人有限公司提交股东的书面决定参考式样34-A和34-B);

  如属新设分立的,分立后各公司股东会决议参考式样33(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提交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一人有限公司提交股东的书面决定参考式样34-B);

  (6)原公司已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的证明。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有限公司必须报经审批的,还应当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涉及前置审批项目或其他特殊情况的,则应提供有关部门的批准意见。

  3、因新设分立而解散公司的注销登记

  因新设分立而解散的原公司申请注销登记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注3;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注4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注5;

  (3)公司股东会(出资人)关于公司分立和解散的决议参考式样29(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提交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法人一人有限公司提交股东的书面决定参考式样30);

  (4)登载公司分立公告参考式样31的报纸报样;

  (5)分立后各新设公司股东会决议参考式样33(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提交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的批准文件,一人有限公司提交股东的书面决定参考式样34-B);

  (6)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司注销必须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意见。

  附注:

  1、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订立合并协议、不经清算程序,直接结合为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

  2、同公司变更登记附注1。

   3、同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登记附注5。

   4、同公司设立登记附注7。

   5、同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登记附注6。

   6、合并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合并各方的基本情况;

  (2)合并形式和具体方案;

  (3)股份折合方法;

  (4)合并后公司的名称;

  (5)合并后公司的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

  (6)合并后公司的注册资本和股东持股比例;

  (7)合并各方债权债务的承继方案;

  (8)合并前各公司职工安置办法;

  (9)违约责任及争议的解决等。

   7、同公司设立登记附注9。

   8、同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登记附注7。

   9、同公司设立登记附注10。

   10、公司分立是指一个公司依法签订分立协议、不经清算程序,分设为二个或二个以上公司的法律行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公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514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有限责任公司合并有几种方式
公司合并的方式有: 1、控股合并,指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 2、吸收合并,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 3
有限责任公司合并与注销程序
有限公司注销登记分营业期满、出资人合意等,需出资人表决通过,然后进行清算等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有限责任公司合并分立的程序
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分立有以下程序: 1、需公司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特别决议通过。 2、订立分立协议。 3、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4、通知债权人。 5、需要办理登
有限责任公司分立
不能共用一个资质,分离后还要看各自是否符合资质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分立
需要看章程如何规定的
有限责任公司分立
可以清算后分离为两个公司,可以股权转让给其中一人,另一人退出。
公司的分立合并问题
需要准备的材料非常多,建议聘请专业人士介入案件或者直接联系我进行咨询。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盼你采纳为最佳答案!
房地产起诉业主怎样才能胜诉?
你好,建议,搜集证据起诉
我买的新车不到两个月就被撞了,能折损费吗?
关于折损费,受害者可以通过协商、和解、诉讼等方式索赔。没有达成和解,保存好责任认定书,到法院起诉索赔。
与对象拥抱,被同学偷拍,是侵犯隐私权
隐私权侵权认定的标准是:1、主观具有过错,侵害隐私权因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故意、过失在所不问,但过错形态影响侵权人法律
高血压在工厂晕倒,脑出血要赔钱吗?
法律分析:在厂里脑出血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作期间如果是个人本身原因造成的突发疾病,公司不承担责任。若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去世或者经抢救48小时内死亡的,可以认
就是在北京毕业,暂时不找工作,户口迁回合肥,落户是单独在自己的房子里好还是和父母一起好
你好,关于户口事宜建议户籍管理部门,各地对户口政策有所差别
成都市非法拘禁罪律师费怎么计算
非法拘禁罪请律师的收费参考:法律咨询,基准收费标准为300元/次;代理申诉和控告,基准收费标准为4000元/件;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自诉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基
我是辽宁营口的80年10月参加工作,今年7月份退休,请问一下退休金能拿多少,谢谢?
退休养老金由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计算的。以黑龙江为例: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
人力资源师劳动合同需包含哪些内容?
劳动合同必须具备下列的内容:1、劳动合同的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