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分立时的连带责任

更新时间:2019-02-02 07: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公司分立时的连带责任近年来,常常发生公司借改制之名,将优质资产剥离注册新公司,把债务留给旧公司的“金蝉脱壳”逃废债务行为。为有效堵塞公司分立被恶意利用的通道,新公司法第177条规定:“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

  公司分立时的连带责任

近年来,常常发生公司借改制之名,将优质资产剥离注册新公司,把债务留给旧公司的“金蝉脱壳”逃废债务行为。为有效堵塞公司分立被恶意利用的通道,新公司法第177条规定:“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该条与旧公司法第185条相对应,其前段中的“连带责任”是新公司法增设的规定。

从目的上分析,公司分立属于公司变更范畴,是公司自由的重要内容。公司分立是为适应复杂的市场形势,分散经营风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旧公司法规定公司“不清偿债务或者不提供相应的担保的, 公司不得分立”,从而限制了公司的变更,不利于公司的发展。新公司法规定以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为原则,以当事人约定处理为例外,从而鼓励公司进行分立。因为,分立后的公司以公司分立前的资产向债权人承担责任,并未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无须公司先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

从法理上分析,法人的分立是指一个法人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法人分立有新设分立和派生分立两种。新设分立是指原法人解散,法人将全部资产分别划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法人。派生分立是指原法人存续,法人将一部分资产分出去另设一个或若干个新的法人。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直接关系到债权人的利益,其性质为债务的承担,是民商法上的一项重要规则,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有类似规定。《民法通则》第44条第2款概括规定了该项规则:“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其中虽未有“连带”责任的字样,但其中的“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承担”,应包括连带责任。公司作为企业法人,当然的适用该规则。《合同法》第90条后段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此与新公司法的规定同出一辙。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规定:“债权人向分立后的企业主张债权,企业分立时对原企业的债务承担有约定,并经债权人认可的,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处理;企业分立时对原企业债务承担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或者虽然有约定但债权人不予认可的,分立后的企业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司法解释的规定则更为具体。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公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541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分公司法定负责人的连带责任是什么?
法定代表人的职责是代表公司进行民事活动,凡是执行职务的行为均被认为是法人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滥用法人的独立地位给公司或者是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被骗了,如何用微信把钱转到别人的qq上
可以询问银行客服,是否短信未及时发送
如果兄弟分开了怎么办?
建议双方积极协商处理的
我医保卡里钱莫名其妙没了
医保卡余额消失可能原因包括医保机构未划转、查询账户错误、系统切换异常、未按时缴费、未纳入医保的支出等。应首先确认原因,再采取相应措施。
保洁阿姨受公司雇佣擦玻璃砸了楼下的玻璃谁来赔
赔偿责任视情况而定。若阿姨过失导致,雇主可能需赔偿;若阿姨故意或重大过失,可与阿姨共同承担。协商不成可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定责任。
我在支付宝上租了一辆电动车。租了一个月,只用了两天想退货。不租了可以吗
可以退货。具体操作:1.检查租赁合同,了解违约条款;2.与商家沟通协商,尽量达成一致;3.如需支付违约金,请确保按合同规定操作;4.完成退货手续,确保双方权益。
一对未成年男女朋友,男朋友帮女朋友洗澡,犯法吗?
若行为合法且双方自愿,应确保行为恰当且不伤害未成年人;若行为涉嫌违法或侵犯人权,应立即停止,并向当地警方或儿童保护机构报告,同时寻求专业法律援助以保护未成年人权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