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诋毁行为

更新时间:2019-01-31 09: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概念商业诋毁行为,也被称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

  概念

  商业诋毁行为,也被称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

  (一)其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的身份是认定侵犯商誉权行为的重要条件之一。即只有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所实施的损害竞争对手商誉的行为才构成该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而非经营者实施的侮辱、诽谤、诋毁的行为则以一般侵权论。

  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依照《民法通则》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于1998年作出司法解释,从主体要件方面明确了商业诋毁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的区别,并且具体指出,新闻单位或者消费者因为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失当,甚至借机诽谤、诋毁、损害经营者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由此可见,新闻单位、消费者与商誉权的主体之间没有竞争关系,不互为竞争对手,所以不能作为商业诋毁行为的主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多数情况下经营者是自己实施对竞争对手的商业诋毁行为,但有时经营者也可能不是自己实施此种行为,而是利用他人加以实施。他人既可能是其他同业经营者,也可能是非同业经营者或非经营者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例如,会计、审计、质量检验等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消费者个人等等。如果这些组织或个人与经营者之间就实施商业诋毁行为有过共谋,即存在主观上的共同故意,他们就应与该经营者一起对该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二)其行为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不是过失行为人实施商业诋毁行为,是以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能力,并谋求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为目的,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因此,故意行为才构成这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从过错心理方面来分析,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商誉的结果(认识因素),但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商誉毁损的危害结果的发生(意志因素),行为人的这种主观故意性是明显而确定的。当然,经营者也可能因过失造成对竞争对手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的损害,并要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但这种行为并不构成商业诋毁,这是基于不构成竞争法体系中规定的侵犯商誉权之行为的条件所决定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诬陷,诋毁,心灵攻击,属于什么行为
名誉被他人诽谤,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
构成诋毁商业信誉的要件有: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且以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为目的; 3、客体要件:客体是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4、客观要件: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以将中介和房东一起起诉。虽然费用交给中介,但房东克扣押金且失联,二者对押金退还问题都有责任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这有可能是陷阱骗局。网上交友让帮忙登录账号抢券,可能存在账号被盗用、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甚至可能被用
你好,具体情况可以详细谈下
崔喜强律师
崔喜强律师
11分钟前
您好咱目前问题得到解决了吗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一般情况下,普通用户没办法直接查到对方账号信息。若涉及纠纷需查询,可先收集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能证明
郭海峰律师
郭海峰律师
14分钟前
现在离职成功了吗,有沟通了吗08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