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范股东资格风险
更新时间:2015-08-21 19: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都是通过双方之间的出资协议确定的。为了尽可能地降低隐名股东的投资风险,资协议应当尽量地完善。协议中应当约定各方的出资比例、利润分配比例、显名股东表决权所代表的利益、显名股东私自处分股权的后果、因显名股东自身原因造成隐名股东股权受损的赔偿责任等事项。
所谓股东资格,又称股东地位,是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确认股东资格,无论对于投资者还是公司,以及公司债权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股东出资存在“有名无实”、“有实无名”等不规范现象,是许多股权纠纷产生的诱因,而股东资格的认定往往是解决这些纠纷的前提和关键。
一、事前防范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都是通过双方之间的出资协议确定的。为了尽可能地降低隐名股东的投资风险,资协议应当尽量地完善。协议中应当约定各方的出资比例、利润分配比例、显名股东表决权所代表的利益、显名股东私自处分股权的后果、因显名股东自身原因造成隐名股东股权受损的赔偿责任等事项。
二、事中防范
公司成立后,关于股东资格认定风险主要存在于股权转让中。对于股权转让人或股权受让人的股东资格发生的争议,应坚持以股东变更登记为基本标准,尊重股权实际转让事实的原则。(l)公司对股权转让有审核是否合乎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的权利,而公司办理变更登记可视为公司对股权转让和受让人股东资格的确认,对公司及其股东均有约束力。(2)若受让人已事实上承受了转让方的出资额,实际上已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使股东的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仅未办理股东变更登记手续,应该认定受让人具有股东资格,并责令公司办理变更登记。(3)是否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一般不影响受让人股东资格的取得。但公司以外的第三人根据工商登记确定股东的,公司以及股权转让人和受让人不能以之对抗(4)若股权转让合同约定以办理完毕工商和(或)股东名册变更登记手续为股权转让生效条件的,未办理完毕工商和(或)股东名册变更登记手续之前,股权的转让不发生法律效力,仍应认定转让人为公司股东。
根据新《公司法》第3条规定,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因此,工商登记对股东的记载具有对抗效力,被记载者可以据此以股东身份对抗第三人。但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并不是所有的股东都在工商机关登记,此种对抗效力不能为未记载的股东所享有。
三、事后救济
如果争议已经发生,而又不能通过相关协议、认定规则或协商来解决,则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标的物风险存在吗?怎样可以防范风险
您好!针对以上问题,我的回复是:一、如果想防范合同风险,那么在谈判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避免使不合自己利益初衷的意思表示产生法律约束力。二、若发出条件的目的只是想探询对方是否有合作的意愿,那么我们应斟酌词句,避免使其成为要约,理由是,要约不得任意变更和撤销,对方一旦接受,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中的内容便成为要约人在合同项下的义务,若不履行,即构成违约。三、如果没有一经对方接受便受法律约束的意图,则应将发盘作成要约邀请,在发盘函件中明确提示“此件仅为要约邀请,不具法律约束力”等字样。另外,假如发出条件的目的是想严格按照发出条件成立合同并履行的话,则应在发盘函件中明确提示“此要约不得更改,一经更改,要约失效”等字样。
以上是我的回复,希望可以帮到您。
股票市场风险怎么防范?
1、掌握必要的证券专业知识。是如何防范股票风险最基本的一点,证券市场的本身是一门非常广泛而深奥的学问,当然一般普通投资人很难研究透彻,但是若想成为一个稳健而成功的投资人就必需花些心血和时间去研究些最基本的证券知识,假如连一些基本的投资知识都没有就妄想碰运气赚大钱,即使运气好误打误撞捞上一笔,不久也肯定会再陪进去。
2、认清投资环境,把握投资时机。股市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息息相关,经济衰退、股市萎缩、股价下跌;反之,经济复苏、股市繁荣、股价上涨。政治环境亦复如此。在股市中常听到一句格言“选择买卖时机比选择股票种类更重要”。这也就是说在投资前应先认清投资的环境,避免逆势买卖,有许多人在未了解股市大势之前即糊里糊涂盲目买卖,结果与股势反道而行。
3、确定合适的投资方式。这可以说是如何防范股票风险的关键,股票投资采用何种方式,因投资人的性格与空闲时间而定,一般而言,不以赚取差价为主要目的,而是想获得公司红利或参加公司经营者多采用长期投资方式。本身有职业,没有太多时间前往股票市场,而又有相当积蓄及投资经验的,适合采用中期投资方式。时间较空闲,有丰富经验,反应灵活的人可采用短线交易的方式。
就理论而言,短期投资利润最高,次为中期投资,再次为长期投资。但经验上证明很少人能每次准确的在底部买进,顶部卖出,所以就平均获益能力来计算,中期与长期投资较期投资利润高,当日交易投机性最浓且具有赌博性质,是赚是赔一半凭经验,一半靠运气,风险大,伤脑筋,害身体,一般投资人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4.制定周详的资金运作计划。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股票交易中的资金就如同我们赖以生存解决温饱的大米一样。大米有限,不可以任意浪费和挥霍,因此巧妇如何将有限的“米”用于“炒”一锅好饭,便成为极重要的课题。同样,在血雨腥风的股票市场里,如何将资金作最妥切的运用,如何防范股票风险,在各种情况发生时,都有充裕的空间来调度,不致捉襟见肘,这便是资金运用计划所能做的事。
5、关于如何防范股票风险,投资者还可以正确选择投资对象。选择适当的投资对象亦为投资前应考虑的重要工作,对象选对了可在短期间获得几倍的暴利,选择错误时天天眼见别的股票节节升高,而自已的却如老牛拖车,跌时别的股票缓缓下跌、时而反弹,而自己的却连连下跌且无反弹。至于选择何种股票最好,要视当时的经济环境,投资人个性和对股市的了解程度以及经验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