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的民事责任承担

更新时间:2019-03-03 23: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企业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以及不参加年检或者年检不合格的(隐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企业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以及不参加年检或者年检不合格的(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情节严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

  在经济审判实践中,时常遇到作为一方当事人的企业法人因违反工商行政法规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况,我国《民法通则》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涉及企业被撤销、解散或歇业后的民事责任问题有相关的规定,但对于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法律责任的承担却规定甚少,仅有的部分司法解释也显滞后,审判实践中在适用法律上也理解不一。

  一、吊销营业执照的法律属性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吊销营业执照的权利主体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对违法的企业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因此,吊销营业执照只是追究了企业的行政责任,其没有解决企业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应当由其开办单位或者企业组织清算组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实践中,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现象在生活中比较普遍,但其中有的企业是为了逃避债务而故意创造条件以促成营业执照的吊销(主要表现在故意不参加年检),其本身没有清算债权债务的准备。因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这种行政处罚必然伸展至司法程序,这也是笔者撰文的动因所在。

  二、涉诉企业法人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主体的确定

  关于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如何确定诉讼主体,目前司法界较为通行的看法是:企业法人清算期间,应以企业法人或其清算组为诉讼主体,未进行清算的,可追加该企业的全体股东为被告人。其理由在于: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其后果是企业法人经营资格被强行剥夺,从而丧失了其民事经营活动的行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法人消灭,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并不等于企业法人立即消灭,企业法人仅仅是停止清算范围外的一切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十条、第四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由企业自行组织清算组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了工商注销登记后,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因此,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其清算程序结束被工商注销前,该企业法人仍应视为存续,其仍可以自己名义或清算组名义从事清算范围内的活动进行起诉、应诉。从程序上,它具有民事纠纷主体资格。这一观点集中表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2000年做出的《关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其民事诉讼地位如何确定的复函》中。

  但是,笔者认为:企业法人的活动,应当与其拥有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相适应,而拥有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企业法人对外活动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规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第十条规定,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其法人资格或经营资格终止。依据上述规定,从性质上讲,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乃是对企业法人独立人格的全面永久的剥夺。法人资格在吊销营业执照的同时已终止,而法人终止则意味着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丧失,不应也不能再以适格的诉讼主体参与诉讼。因此,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未对企业财产及债权债务清算完结前,应由企业法人的清算组织从事清算活动,并进行起诉、应诉。如果企业法人未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则以该企业法人的全体股东为被告,承担清算责任。

  审判实践中,如果在诉讼过程中该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或该企业法人虽参加诉讼,对方当事人提出其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允许一方当事人变更主体,避免诉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李国光副院长于2001年11月13日在《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努力实践公正与效率世纪主题、开拓民商事审判工作新局面》中阐明的法理原则,“鉴于确定诉讼主体的目的主要在于明确民事诉讼权利义务的承担者,故而在法律原则范围内应当尽量避免司法行为与行政行为之间不必要的冲突”,“由于将企业因歇业、被撤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情形中的清算主体确定为诉讼主体,因此对于不同性质的企业如何确定其清算主体就成为诉讼程序的关键”。由此可见,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其清算主体的确认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国的审判实践,企业法人的清算主体应是企业的股东或具有股东性质的开办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具体而言,国有企业的清算主体是其上级主管部门,集体企业的清算主体是其开办单位;联营企业的清算主体是其联营各方;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主体是其全体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主体是其控股股东。

  三、、涉诉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民事责任的承担

  涉诉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其清算组织的责任主要应有两种模式,即清算责任和清偿责任,下面分而述之。

  1、清算责任是指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丧失了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后,应由其清算组织行使相应的有限权利,其主要职责在于盘点管理企业财产,清理对外债权债务,这种职权主要表现为内部行为,是对已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处理,清算组织无权对外发生新的民事关系。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应当充分尊重清算组织的活动特点。对已成立清算组织并已对企业财产及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的,人民法院应审查其清理结果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对未组织清算组织的,或虽成立清算组织而未清算的,人民法院应当责成成立清算组限期清理企业财产,并在清算企业财产范围内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2、清偿责任是指在企业成立之时或经营过程中,其清算主体(亦其股东或具有股东性质的开办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存有法律上的遐疵、或有规避法律情形的,应当对外债权承担有限的清偿责任。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86)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国务院国发(1985)102号文件《关于在进一步清理中整顿各类公司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1987年《关于行政单位和企业单位开办的企业倒闭后债务谁来承担问题的批复》、国务院1990年《关于在清理整顿公司中被撤并公司债权债务清理为题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3月16日《关于在经济审判中适用国务院国发(1990)68号文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3月30日《关于企业开办的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6月《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的问题的规定(试行)》等规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其清算主体应承担的清偿主要包括:(1)因注册资金不实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在出资不实的额度内对企业债务承担清偿责任;(2)对企业提供注册资金担保的,在担保资金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3)收取企业资金或实物的,在收取的资金和实物的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4)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取得企业登记的,在出资不实的额度内承担清偿责任;(5)企业成立后股抽逃、转移、隐匿资金的,在抽逃、转移、隐匿资金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6)因企业破产、解散、清算结束后不申请办理注销登记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如果企业解散后股东未对其清算而私分企业财产,则债权人有权要求股东清偿;(7)以逃避债务为目的不年检被吊销营业执照,且有私分企业财产情况,债权人可就此产生的损失要求股东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清算主体承担的责任不外乎清算责任和一定限度内的清偿责任两种,对清算主体在限定的期限内不尽清算责任,造成企业财产毁损、灭失、贬值,甚至私分企业财产,致使债权人的债权受到实际损失的,清算主体应对债权人因此产生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对清算主体拒绝履行清偿义务的则可依法强制执行其财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营业执照被吊销,营业执照也被吊销,如何注销公司
公司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而解散,解散后须进行清算。在清算完毕后,向工商局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注销登记后,公司才正式终止,其法人资格才消灭。公司因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后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 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公司的吊销是公司解散的法定事由,而公司解散的则必须清算,清算是公司人格死亡的必然程序。同时,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足以证明债权人的主体身份,依据公司法解释二的规定,债权人可以以此为由申请公司强制清算。 另外,公司法解释二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者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综述,不能简单地认为被申请强制执行的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公司股东没有及时清算就可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注册小微公司后,营业执照被吊销后未能到国税局备案,是否会被吊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是工商登记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取得前置许可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 商事主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持营业执照和有关材料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   实缴制就是实收资本制度,也就是在注册公司时需提供验资报告,全额支付注册资金才可注册,认缴制就是注册时自行说明认缴数额和认缴期限,在期限内缴清即可,无需注册时全额支付。   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具体内容是: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8分钟前
建议与网贷平台协商调整还款计划,避免逾期风险,保护信用记录。
陈芙蓉律师
陈芙蓉律师
15分钟前
你好,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你的问题能详细描述吗?
邓立庆律师
邓立庆律师
19分钟前
有相关法律问题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上的服务
邓立庆律师
邓立庆律师
24分钟前
双方可以就赔偿问题协商处理
邓开明律师
邓开明律师
34分钟前
如果是法院冻结,则你只有与对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银行卡才能解冻。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