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局关于2006年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工资清算工作的通知

更新时间:2019-01-03 07: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沪财企[2007]2号各有关委、办、局,各控股(集团)公司、企业(集团)公司,各区县财政局、税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税三、七分局:为了准确反映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工资列支、发放和结余的真实情况,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现将本市2006年地方国有企业工资清算工
沪财企[2007]2号 各有关委、办、局,各控股(集团)公司、企业(集团)公司,各区县财政局、税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税三、七分局: 为了准确反映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工资列支、发放和结余的真实情况,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现将本市2006年地方国有企业工资清算工


沪财企[2007]2号

各有关委、办、局,各控股(集团)公司、企业(集团)公司,各区县财政局、税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税三、七分局:
  为了准确反映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工资列支、发放和结余的真实情况,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现将本市2006年地方国有企业工资清算工作的有关内容通知如下:
  一、工资清算的范围
  1.经批准以控股公司为单位,实行工资总量调控办法的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以及经批准以独立核算为单位实行工资增长办法的企业,均属今年工资清算的范围。
  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各种形式的劳动报酬及其它相关支出,包括奖金、津贴、补贴和其它工资性支出,都应计入企业的工资总额。
  2.经批准试行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办法的企业,其工资发放仍按规定按实列支,不进行工资清算。
  二、工资清算的政策
  1.2006年企业工资清算政策,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关于2006年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工资总量调控意见的通知》(沪劳保综发〔2006〕13号)和上海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效挂钩企业工资税前扣除口径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沪财企一〔1998〕216号)以及本通知的规定为依据。
  2.在计算企业2006年度实现税利时,凡有下列情况的,可予以适当调整计算:
  (1)经批准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2006年执行新制度前进行各项资产核实,由此发生的资产损失冲销损益部分,在计算当年效益时,可适当调整计算。
  (2)企业因市政、世博等重大工程项目搬迁,影响企业实现税利的,可适当调整计算。
  (3)企业在当年财务会计、税收检查中,被查实涉及各类违反财政、税收及其它法律法规问题,在计算当年效益时调整剔除计算。
  (4)企业当年应缴未缴的税金,不计入企业当年实现税利中。
  三、工资清算办法
  1.以控股公司一头为单位或以独立核算为单位,实行工资总量调控办法的企业,人均工资的增减,均应以企业效益为依据,根据《关于2006年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工资总量调控意见的通知》(沪劳保综发〔2006〕13号),按经批准的当年工资与效益浮动挂钩的比例,确定当年人均工资的增加和减少。
  2.亏损企业工资调控办法,按《关于2006年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工资总量调控意见的通知》(沪劳保综发〔2006〕13号)规定执行。对当年扭亏为盈的企业,视同亏损企业减亏办法执行。
  3.经核定的2006年人均工资基数高于2005年全市职工平均水平的企业,实行分档计提的办法,具体按护劳保综发〔2006〕13号文件规定执行。
  四、工资清算的工作要求
  1.工资清算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年度企业的工资清算工作,做到提供数据真实可靠。各级主管财税机关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对超出工资方案批复内容,确属特殊原因的,须经原方案审核 部门同意。对未经批准擅自突破企业工资标准的,应予以纠正。
  2.实行一头工资总量调控办法的控股(集团)公司,按下列两种情况进行工资清算工作:
  (1)实行一头工资总量调控办法的控股(集团)公司,其所属企业的税收征管关系属于同一税务部门的,工资清算工作由这一税务部门负责进行清算。
  (2)实行一头工资总量调控办法的控股(集团)公司,其所属企业的税收征管关系属于不同地税务部门的,其工资清算工作由市财政局相关处室负责进行。控股(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凭经市财政局有关处室和控股(集团)公司联合确认的工资额度分配单,到所属税务部门进行工资清算。
  (3)控股(集团)公司将其工资调控办法清算表及集团公司调控办法汇总表(即表1、表2、表3)一式五份,于2007年2月15日前,送集团所属主管财税机关初审,于2月25日前送市财政局对口业务处室进行清算。市财政局对  口处室审核盖章后,留存一份,其余四份由企业主管部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管财税机关、企业各自留一份。
  (4)不实行一头工资总量调控办法的企业,其工资清算工作应于2007年2月15日以前完成,企业应填制“地方国有企业实行按效益考核办法工资清算表(汇总通用)”(表5)一式四份,报主管部门审核,并由主管财税机关审核后自留二份,一份退主管部门,一份退企业。
  (5)工资清算审核工作应于2007年2月底以前结束。
  五、本通知适用于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工业、商业、粮食、外贸、供销、物资、公用、交通、旅游、地方金融等企业的年度工资清算。
  特此通知。
附件:1.2006年工资清算公式;
  2.工资清算附表(表1—表6)。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OO七年一月十日

 附件1:

2006年工资清算公式

  1.允许列支成本的人均工资总额=核定的人均工资总额基数×(1+人均实现税利净增长率×核定挂钩浮动比例×核定税利挂钩比例+人均出口创汇增长率×核定挂钩浮动比例×核定创汇挂钩比例)。其中:
  A:人均实现税利净增长率=(人均实现税利净增加额/核定人均实现税利基数)×100%
  B:人均出口创汇增长率=(人均出口创汇增加额/核定人均出口创汇基数)×100%
  2.人均实现税利毛增加额=[毛实现税利总额/(职工平均人数-协保平均人数)]-人均实现税利基数
  3.人均实现税利净增加额=人均实现税利核定基数×[人均实现税利毛增加额/(核定人均实现税利基数+工资基数×核定挂钩浮动比例×核定税利挂钩比例)]
  4.人均新增效益工资额(按税利计算)=核定人均工资总额基数×核定挂钩浮动比例×核定税利挂钩比例×公式A
  5.人均新增效益工资额(按创汇计算)=核定人均工资总额基数×核定挂钩浮动比例×核定创汇挂钩比例×公式B
  6.允许列支成本的工资总额=允许列支成本的人均工资总额×(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协保平均人数)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国有企业破产清算有规定几年清算完吗
破产清算是指宣告股份有限公司破产以后,由清算组接管公司,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和处理、分配。   清算程序如下:一、成立清算组。公司因法定原因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二、清算组接管公司。三、公司财产分配。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四、清算终结,公司注销。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天津哪些清算所可以代理国有企业破产清算
国有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可以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国有企业破产清算流程如下: 1、成立清算组。人民法院应当在宣告企业破产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清算组应当由股东、有关机关及专业人士组成; 2、清算组接管破产公司。 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后,破产企业由清算组接管,负责对破产企业的财产进行管理、清理、估价、处理、分配,代表破产企业参与民事活动,其行为对人民法院负责并汇报工作; 3、破产财产分配。 分配破产财产,由清算组提出分配方案,在债权人会上讨论通过,报人民法院批准后由清算组具体执行; 4、清算终结。破产财产清算分配完毕,由清算组向人民法院汇报清算分配工作的情况,并申请人民法院裁定破产终结,未得到清偿的债权,不再进行清偿; 5、注销登记。 企业破产,破产财产分配完毕,企业法人依法终止其民事行为能力,清算组向破产公司的原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原公司登记。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一般来说,支走这一万块是要负责的。因为这笔钱本是银行资产,操作不当支取属于不当得利。若银行发现,会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正规平台一般会保护用户信息不泄露,有保密义务。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信息泄露风险,比如平台管理不善或遭黑客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先别慌,首先要确认这消息真实性,可查看正规平台通知。若确实有异常行为,先停止所说的频繁操作。若对封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可以找商家赔偿。除药费外,你因过敏导致的误工费、营养费等合理费用,商家也该赔。你先和商家好好沟通,说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商家要求不合理。你拍下未付款,合同未成立,你取消订单无过错。商家没货还未下架商品存在过错。你不用支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一般情况下,货没发是有较大机会退款的。你付款订购仪器相当于和厂家达成了买卖合同,现在你不想买属于违约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长期操作X光机安检机可能有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要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监理本身一般没罚款权,罚款权通常要基于合同约定或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若工地相关规定里明确有此类行为的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