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规定的法定盈余公积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1-07-02 13: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现在的公司不只是需要缴纳员工的住房公积金的,还有公司法规定的法定公积金也是需要进行缴纳的,那么公司法规定的法定盈余公积是多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法定公积金
法定盈余公积金是指国家规定企业必须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提取比例为10%。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金额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二、公司法规定的法定盈余公积金是多少
首先,企业根据其当年是亏损还是盈利的实际情况分别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企业以前年度亏损,则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应是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其他转入,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后的余额(企业亏损当年在五年补亏期内,应由税前利润弥补亏损,否则就只能由税后利润弥补);如果企业以前年度有盈利,即企业有年初未分配净利润,则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应该是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的利润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
其次,企业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后,按规定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由于本企业当年既无盈利也无亏损,表面上不属于上述两者中的任何一种,因此既可以按照亏损情况处理(亏损为零,减去零),也可按照盈利情况处理(盈利为零,加上零)。故企业应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就应该是对年初未分配的利润1000万加零或减零,即以1000万为基数分别按10%和8%提取本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三、法定公益金和法定盈余公积金的区别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一般盈余公积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定盈余公积;另一种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
它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也可用于企业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
企业在计提了法定盈余公积之后,还可以根据企业政策的需要计提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的用途与法定盈余公积相同。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
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计提;后者则由企业自行决定提取。法定公益金,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公益金。用于购建集体福利设施。
注:2006年公司法修改后,法定公益金已经取消,改为任意公积金的内容
公司法167条3款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后,经股东大会或股东会决议,还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公司法规定的法定盈余公积是多少的相关内容,公司法规定了法定盈余公积金是10%左右,是要根据税的多少进行的,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找法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在不同情况下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公司应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若公司盈利状况不佳,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提取比例,但不得低于法定最低标准。同时,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也可对提取比例进行特别规定。在操作过程中,公司应确保及时、足额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以维护公司财务稳健和债权人利益。
公司法关于法定公积金的规定有哪些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如果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经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公司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在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有限责任公司的税后利润按照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而股份有限公司则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除非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如果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违反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公司法规定公积金的作用是什么
1. 法定公积金的用途是弥补亏损以及扩大公司的经营,还可以转增为公司的注册资本。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的财产,每年在缴纳税款之后,便应当提取百分之十的法定公积金。
2. 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3. 公司聘用、解聘承办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
4. 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就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表决时,应当允许会计师事务所陈述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