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区绿化纠纷问题

更新时间:2019-10-08 05: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关于小区绿化纠纷的问题,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如果绿地面积缺斤少两,绿色植被被蚕食……小区绿化缩水。那么,这是你应该忍受的,还是开发商侵犯了你的权利呢,下面,小区物权律师就详细讲解下绿化纠纷问题,...

  关于小区绿化纠纷的问题,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如果绿地面积“缺斤少两”,绿色植被被“蚕食”……小区绿化“缩水”。那么,这是你应该忍受的,还是开发商侵犯了你的权利呢,下面,小区物权律师就详细讲解下绿化纠纷问题,希望各位能从中学习到相关的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

  绿化环境是居住空间质量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有着净化空气、丰富景观的作用,同时也是居民的交往空间和活动场所,打破了多年单元住宅那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增进了邻里的交往,扩大了“家”的范围。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小区绿化环境的选择有四点标准:

  1.小区要封闭管理。保证小区绿化环境是为所在小区居民服务的,增进居民的领域感,保证小区环境的安全与安静。

  2.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新区住宅建设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不低于25%,绿地指标组团不低于0.5平方米/人,小区不小于1平方米/人;同时绿地还要有充足的日照时间,满足居民区活动的要求,所以成片的绿地应满足不少于1/3的面积在标准的日照覆盖范围之外。

  3.绿地应接近居民住宅,以利观赏使用。

  4.绿地空间应包含一定数量的活动场地(如儿童游戏场),并布置坐椅、铺装地石等设施,以满足居民休息、散步、运动、健身的需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565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小区纠纷问题
看你们物业管理行为是否存在重大过失,如有,是要承担一定赔偿责任的;另外如果你们和业主之间的物业管理合同中有相关约定,就要约定办理。
小区绿化的问题
归业主的,你描述的不是很清楚,建议带上证据材料当面咨询,如果需要贵阳律师帮助,可以联系我
关于小区纠纷
这都不一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在上班期间有一位小区户主没有出示证件,我朋友就在被打的同时手一遮挡就打到那人耳朵上了,请问我朋友这是
正当防卫的可能性不大,尽量协商解决吧,如果不行,只能依法定罪量刑,可以委托律师辩护。
分居达2年以上,如何进行财产分割处理?
分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常见处理方式有协议处理和法院诉讼。选择时应考虑双方协商的可能性、财产性质及复杂性等因素。协议处理更灵活,而法院诉讼则更具强制力。
没领证有孩子有债务对方出轨
没领证但有孩子,对方出轨,首先可以就孩子的抚养权、抚养费问题与对方协商。若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对于共同债务,也应与对方协商处理。若对方拒绝承担责
我之前通过上班的地方认识一个卖二手手机的钱转给他了手机没给我后面钱也一直没退我也报了安 经过电话协商
如果对方一直逃避责任,你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你可以尝试通过调解或仲裁等方式解决纠纷。如果这些方法无效,你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
请问顾客跑单把她发到网上是不是侵犯了别人的肖像权?
如果对方以营利为目的可以构成侵犯肖像权,否则可能涉及其他侵权
如果对方放弃财产分配,签协议的话离婚时有效吗
签协议放弃财产是常见处理方式,但应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双方自愿。选择时,可考虑双方财务状况、未来生活需求等因素,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协议有效性。
请问户主被评为低保未成年小孩,是不是也应该加入低保?
低保政策通常针对家庭整体,未成年小孩若符合条件,应加入低保。常见处理方式包括:1)提交家庭收入、财产证明等材料,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低保;2)若申请被驳回,可咨询
借1500让别人还2000犯法吗?
借1500还2000需分情况处理。如双方同意且无明显不公,可认定为有效。若存在欺诈、胁迫,可向法院主张合同无效。如超出法定利率上限,超出部分利息不受保护。应咨询
离婚协议男方在签字的时候写了在男方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支付钱,如果到时候不给起诉有用吗?
可以协商、调解或起诉。先尝试友好协商,协商不成可寻求调解,若仍无法解决则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协议义务。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