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物业税的可行性

更新时间:2019-10-01 09: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袁国钰大连市房地产经纪人协会一、物业税是什么税物业税是什么税?关心物业税的人都知道是财产税,或者说是房产的保有税。也就是说开征物业税后、房产所有人就不能再像以前免征房产税,要按规定缴物业税,使房产所有人在房产保有期承受一定经济负担,从而抑制购房欲

袁国钰 大连市房地产经纪人协会


一、物业税是什么税

物业税是什么税?关心物业税的人都知道是财产税,或者说是房产的保有税。也就是说开征物业税后、房产所有人就不能再像以前免征房产税,要按规定缴物业税,使房产所有人在房产保有期承受一定经济负担,从而抑制购房欲望。那么物业和房产是什么关系?据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考证,在清朝就有“承祀祖先,照管物业”之说,“物业”应为“出口转内销”——早年由华侨带到东南亚,又重新传回国内,指的是房屋和土地等不动产。就目前国内城市房地产现状而言,物业就是房地合一的房产,即“广义”的房产。那么物业税和房产税是什么关系? 1986年9月实施的房产税中所指房产是不含土地的“狭义”的房产,而酝酿中的物业税按当初的设计是在原有“房产税”基础上添加“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出让金”成为“三合一”的新税种。从构成看物业税不是单纯税种而是税费或税和租金的混合体。

土地出让金不是税,相信大家都会同意;土地出让金也不是行政事业收费,相信大家也应该认可,土地出让金是国家作为国有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有期限出租或者出让给土地使用人所收取的租金,过去称“地租”。既然土地出让金是地租、是租金,它和税能整合为一体吗?笔者认为,如果将税和行政事业收费进行整合是可能的,如将汽车养路费整合到汽、柴油消费税中,这也符合国家“税费改革”的精神,而不是“租税”整合。但是将租金整合到税里,恕笔者孤陋寡闻,找不到这样的例子。因为税和租金是两个平行且互不交叉、法理属性完全不同的客体。如果笔者建议将城市房管部门管理的国有房产所收取的房屋租金整合到房产税里一并征收,相信大家会认为如果不是恶搞就一定是思维乱了方寸。同理,将土地出让金整合到物业税一并征收也不可行。

二、物业税能否抑制房价上涨

1990年5月19日,国务院颁布《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对我国的土地管理和供应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变过去无偿划拨为有偿有期限使用。经过近20年的磨合,我国已逐步完善土地管理和土地供应体系,形成了“招、拍、挂”等一整套土地管理、供应程序和制度。虽然随着市场发展,我国现行土地供应体制还需要改进和完善,但从近20年的实践看,土地供应体制确立的大方向和思路是正确的。

此次物业税的设计为了有别于“房产税”而将土地出让金纳入其中,物业税开征之日就是土地出让金停收之时,到时申请用地就不必再交土地出让金,改由房产所有人在以后的占有和使用中逐年缴纳。相当多的学者认为,由于房价中不含有土地出让金,由于成本的下降,可以把房价拉下来。但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影响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供求关系,在目前的市场态势和预期下,决定房价的最关键因素已非成本。

物业税的设计把土地出让金由“一次性”交纳变为逐年征收,使沿用多年的“招、拍、挂”土地供应体制失去了运行基础,土地供应制度将发生重大变革。新的土地管理和土地供应将采用什么模式值得探讨。

按现行土地管理和土地供应方式,政府出让土地前首先要对欲出让地块征购或征收,集体土地要赎卖其所有权并对其地上所有不动产(含树木、农作物)进行补偿,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三通或七通一平的大配套,其前期土地整理费用大概占土地拍卖底价90%以上。城市旧城搬迁改造的土地整理成本费用一般不低于土地拍卖底价 90%,多数要超过拍卖底价(土地整理和测算的行话“兜不住”),旧城区的企事业单位院校搬迁原有:上地出让,政府更是要100%返还给搬迁单位原有土地的土地出让金,甚至还要给予其他优惠扶持政策。

政府土地出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它不仅需要社会方方面面配合,而且还需巨额的资金支持,因此国内大多数城市都设有隶属政府的土地储备专门机构来处理,城市规模小的土地整理费用几亿、十几亿元,城市规模大的往往需要成百上千亿元。这些资金一般都是由土地储备机构以:上地出让金担保先从银行借贷,然后用土地出让金偿还。

如果按物业税设计,为避免地方政府“寅吃卯粮”,停止其土地出让金的收取,改为逐年征收物业税,那么国内每年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的土地整理费用从哪里出?土地整理不出来就影响土地供应,从而影响房市供应,供不应求就会加剧房价更加快速上涨,民众期待物业税平抑房价的愿望就要落空。可能有人提出土地整理可由土地使用人自行解决,这不但是“毛地”批租的大倒退,而且由房地产开发商自行组织征地拆迁,也与国务院近期准备讨论修改的《拆迁条例》精神相悖,而且还存在土地使用人整理土地的费用算不算土地出让金及怎么算的问题。总体上看,政府在土地批租时放弃土地整理、“毛地”批租给使用人自行解决是倒退,是不规范、不尽责的行为。由此得出结论:启动“三合一”的物业税不但没有平抑房价的正面作用,反而会是房价快速上涨的动因。

三、物业税的可行性

前文已分析论证“三合一”的物业税非但名不正言不顺,而且还会颠覆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供应体制,有可能导致土地供应市场出现混乱,使房地产市场受到冲击。结论是“三合一”的物业税不可行。那么,不含土地出让金的物业税是否可行?应该说包含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物业税,对原划拨土地上的房产(公共事业用地除外)是可行的,至少房产税经修改后是可行的。但城镇土地使用税整合到物业税后对出让土地上的房产与划拨土地上的房产同标准开征就有可议之处了。1988年9月,政府针对当时无偿使用城镇国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制定并征缴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免收租金无偿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土地使用税,从各个角度看都是适当的。但从1990年5月19日国家建立新的毗:地有偿有期限使用制度后,政府再对已经交了租金的土地使用人征收土地使用税在法理上是行不通的。以房产为例,房产税纳税义务人是房产所有人而非房产承租人。如同我们承租房管部门管理的国有房产用于经商,是不需要向税务部门缴房产税的,但是如果我们用自有产权的房子经商就要向税务部门缴房产税。房产税和酝酿中的物业税同属财产税,对房产所有人征房产税或未来的物业税本无可厚非,但是将士地使用税整合到物业税,不管土地是否出让或划拨一律开征,显然缺乏法理依据。我国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已近20年了,目前国内城市房产近70%一80%是在出让土地上,并且随着我国旧城区改造和城市化推进,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土地使用税如果只能对划拨土地上的房产征税而对出让土地上的房产不征,土地使用税整合到物业税就没有意义了。[page]

如果土地出让金没有整合到物业税的可能,土地使用税也没有整合到物业税的必要,那么还有必要把房产税改称物业税吗?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在不增加一般民众经济负担,并能真正起到震摄投机者作用的前提下认真研究、修改、制定新的房产税,从而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997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物业税开征的意义
关于征收物业税的利弊问题,目前存在争论。有观点认为,征收物业税既可以通过税收杠杆,遏制投机炒楼,规范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又可以募集保障房资金,调整收入分
物业税何时开征
物业税是一个全新的税种(这一点和房产税不一样),因此在全国人大开会表决通过前是不会开征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讨论网上招标的可行性
没有明白你的问题想问什么?
产权证书可以写母亲和儿子的名字吗?
法律分析:房产证可以写母亲和女儿的名字,这属于共有产权住房。父母给女儿买房子,如果女儿年满18周岁,房产证是可以写女儿的名字的;如果女儿还未满18周岁,父母需一
因家中老母亲生病住院辞职,能否领取失业救济金?
你好,失业保险办理的流程为:社保局规定办理失业报备,办理报备中用人单位需要向社保局递交四种材料,并加盖单位公章,审查合格后,通知失业人员前去培训并可领取失业金。
车祸对方全部负责人受伤但没有骨折,我们要求赔偿是保险公司的赔偿,我们应该要求赔偿什么费用
你好:1、根据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书中认定的责任大小来确定相关事宜。2、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做伤残鉴定,构成伤残还有伤残补助金、
我钱被别人盗走了
钱被盗走后,除了报警,您还可以立即通知银行或相关金融机构,冻结被盗账户,防止资金进一步流失。同时,保留好所有与被盗事件相关的证据,如短信通知、交易记录等,以便后
关注物业税
关注物业税
物业税
我房子按揭买的,如果我死了,指定继承人是否可以继续还房贷,并更改继承房贷的人为户主
常见的处理方式是还清贷款后过户或继续还房贷并变更借款人。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考虑继承人的经济能力、房屋价值、贷款条件等因素。若经济允许,可选择一次性还清贷款,简
我被骗了40多
判断自己是否被骗,首先要看是否存在虚假承诺或诱导行为,以及对方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其次,观察交易过程是否透明,是否存在不合理的要求或条件。最后,如果涉及金钱交
借钱给别人后发现别人因为官司导致这笔钱被冻结了怎么要回来
针对借钱被冻结的情况,可以申请解除冻结或等待冻结期满。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冻结原因、期限及自身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具体的建议。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