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0-07-10 16: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我们只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也就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那么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有哪些?请随找法网小编一同阅读下文了解。
一、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有哪些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类型为土地互换、出租、转包、借用、转让等方式。流转土地要坚持农户自愿的原则,并经过乡级土地管理部门备案,签订流转合同。
1、转包;
转包是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户之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租赁。转包人对土地经营权的产权不变。受转包人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使用权,获取承包土地的收益,并向转包人支付转包费,转包无需发包方许可,但转包合同需向发包方备案。
2、出租;
出租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
3、借用;
借用是出借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借给他人使用。借用是一种无偿合同,借用人无需向出借人支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使用费。

4、互换;
互换是农民为了耕作方便或出于其他考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其他人行使,自己行使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其他人处换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方不能与其他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
5、转让。
转让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其拥有的未到期的土地经营权,经发包方许可后,以一定的方式和条件转移给他人的一种行为,并与发包方变更原土地承包合同。
入股是农户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入股的形式组织在一起,从事农业生产,收益按股分红,是一种具有合作性质的流转形式,而不是入股组成公司从事经营。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可见农村土地流转的期限为土地的承包期限,目前来说二轮延包的时间就是流转的最长期限。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限,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二、农村土地流转流程怎么走
(一)提出申请。
(二)通过相关部门审核、并登记。
(三)流转双方信息的发布。
(四)流转双方组织洽谈。
(五)流转双方签订合同。
(六)全面审核通过后发证。
(七)资料归档。
(八)跟踪土地流转后的情况。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带来的,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有哪些”的介绍。农村土地的流转,是因为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国家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也是为了土地不撂荒,让土地得到更好的综合利用。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和用途包括: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入股。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土地且依法登记取得权属证书的,可以依法采取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
承包方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转包)、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并向发包方备案。
土地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流转合同。
经承包方书面同意,并向本集体经济组织备案,受让方可以再流转土地经营权。
土地承包流转的方式有几种?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程序如下:
1. 流转双方进行洽谈磋商,明确流转方式、时间、价格及收益支付方式等关键条款。
2. 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合同,并确保合同由流转双方亲自签章以资确认。
3. 合同签订完毕,承包农户需将已签署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副本分别提交给土地发包方及所在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存档备案。
请注意,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享有互换、转让权利,但未经批准不得将承包地转为非农业用途。同时,若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或转让,建议向相关登记机构进行登记,以确保权利的有效性,并避免与善意第三人产生权益冲突。
您好请问,土地承包流转的方式有几种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程序如下:
1. 流转双方进行洽谈磋商,明确流转方式、时间、价格及收益支付方式等关键条款。
2. 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合同,并确保合同由流转双方亲自签章以资确认。
3. 合同签订完毕,承包农户需将已签署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副本分别提交给土地发包方及所在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存档备案。
请注意,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享有互换、转让权利,但未经批准不得将承包地转为非农业用途。同时,若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或转让,建议向相关登记机构进行登记,以确保权利的有效性,并避免与善意第三人产生权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