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房产性质不同二手房怎么缴税?

更新时间:2012-12-11 22: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营业税的征税对象是销售房地产的单位和个人(即卖方),该税是就其营业额按率计征的一种税。契税是指由于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买卖、交换或赠与等发生房地产权属转移时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税赋。以上两种税在二手房交易中,会因为交易商品房的性质不同而产

营业税的征税对象是销售房地产的单位和个人(即卖方),该税是就其营业额按率计征的一种税。
  
  契税是指由于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买卖、交换或赠与等发生房地产权属转移时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税赋。
  
  以上两种税在二手房交易中,会因为交易商品房的性质不同而产生差别,而其余各税则相对固定,按照商品房面积的一定比例或者固定价格来征收。
  
  我们在买房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选中二手房谈定了价格,可是在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手续时,却发现多出了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费用,这笔钱对于工薪阶层来讲,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这些费用,究竟来自哪里,最近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出于对价格和交通问题的考虑,很多购房者在首次购房时希望购买内环以内、面积相对较小的商品房,而这样的房型在新开楼盘中并不多见,并且价格往往较高。于是,越来越多的购房者选择从二手房市场上来寻找更多的选择。
  
  九部门15条房地产调控意见中,强调今后的二手房市场要以自住为主,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为进一步抑制投机和投资性购房需求,从2006年6月1日起,对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5.55%;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免征营业税;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营业税的征税对象是销售房地产的单位和个人(即卖方),该税则是就其营业额按率计征的一种税,新政实施以后,5年内转手交易的普通商品房和高档住宅均需征收营业税,仅公有住房不用缴纳。
  
  交易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税种则是契税,契税是指由于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买卖、交换或赠与等发生房地产权属转移时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税赋。按照目前的规定,高档住房需要征收3%的契税,而公有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交易中,政府代为缴纳其中的1.5%,因此购房者也仅需要缴纳1.5%。
  
  以上两种税在二手房交易中,会因为交易商品房的性质不同而产生差别,而其余的所得税、印花税、交易手续费、权证变更登记费和贴花则属于相对固定的部分,按照商品房面积的一定比例或者固定价格来征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使用权房交易流程是怎样的?和普通商品房交易一样吗?
和普通商品房交易不一样 1、您应当查看自己的公房是否属于可以出售的范围。 2、您在出售前应当审核好买方是否有购买资格 3、出售前最好跟所属的物业公司协商好,因为签订买卖合同后需要向物业公司征询同意出售(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才是公房出售最难的地方。因为物业公司无人监督,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同意你出售); 4、房价款的资金监管问题。出售公房的价款按规定要打入指定的资金监管账户,如果买方在2年内购买过商品房或今后2年内要购房,则可以直接凭专用存单把房款提出付房款,否则这笔钱要放在监管账户里2年才能取现。 5、公房使用权的转让是没有税的,只有一些登记费之类极少的手续费用。
律师解答动态
若对录取大学不满意,想去别的学校读,得看具体情况。如果录取流程已结束,通常不能直接去其他学校,因为已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一般来说,在浙江中考考上后回贵州上高中是可行的。教育政策允许学生跨地区就学,但要考虑贵州学校的招生政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3分钟前
要确定房子抵押期限和到期时间,可先查看当初签的抵押合同,里面一般会明确约定抵押期限。要是合同找不到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8分钟前
公司拖欠工资,你可以离职。但最好书面通知公司,说明因拖欠工资而解除劳动关系。直接说不干明天不来,可能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这种操作可能涉及“资金走账”“刷流水”等情况,有一定风险,可能被用于洗钱、骗贷等违法活动。要是你被卷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1分钟前
一般情况下,在单位宿舍不属于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心脏骤停去世较难认定为工伤死亡。不过要是能证明该情况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4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能是骗子利用手段阻止你登录。你先尝试通过拼多多商家版的找回密码功能,用手机号接收验证码重设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5分钟前
公司擅自将8小时工作制改为12小时,你不同意后让你待岗,这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内容,需双方协商一致。你可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