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违约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后不还钱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0-06-03 18: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房屋买卖合同中一般会约定违约赔偿,如果一方存在违约行为,另一方可依照合同规定要求违约方承担赔偿责任,那如果遭遇对方违约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后不还钱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对方违约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后不还钱怎么办

  可以起诉到法院进行判决处理。签了房屋买卖合同后,买方想违约,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以可参阅《合同法》的如下规定处理:

  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二、房屋买卖违约赔偿标准怎么算

  1、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2、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3、所以,房屋买卖违约赔偿金额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由双方约定,但不能超过合同标的的30%。

对方违约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后不还钱怎么办

  三、合同违约赔偿的方式是什么

  1、依据当事人是否有约定违约金,分为约定赔偿和法定赔偿。

  约定赔偿包括两种情形:当事人在合同约定赔偿的条款,另一种是合同没有约定,但合同成立后达成赔偿的协议。

  2、约定赔偿。

  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先约定一方违约产生的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或向对方支付一定的金钱。

  由于损失的范围在合同订立时难以确定,因此,当事人在合同中只能约定赔偿的计算办法,而不宜约定一个固定的赔偿数额。

  赔偿可以用金钱货币形式确定,也可以用非金钱方式确定。

  3、法定赔偿。

  指在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时,按照法律规定的办法计算赔偿额进行赔偿。

  这里所说的法律,既包括合同法,也包括有关合同违约赔偿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对方违约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后不还钱怎么办"的相关知识,如果遭遇对方违约解除买卖合同且不给钱的情形。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解决。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8328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签定房屋买卖合同后卖家违约怎么办?
可以根据双方的合同办理
签定合同对方违约怎么办
可以起诉要求违约赔偿
合同签订对方违约怎么办
你好,答复如下: 1、起诉要求付款即可。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头上缝了三针,给多少钱合适?
你好,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应当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可以通过身份证号怎样查别人的手机号码
要查询自己名下的手机号,首先是可以拨打对应运营商的客服电话,转接到人工服务,根据提示完成查询;其次可以携带自己的身份证原件到对应的营业厅咨询,但要注意各大运营商
专送账号被拉黑。
除了维权,您可以考虑与平台沟通解决,或寻求第三方调解。不同情况下,可根据拉黑原因、证据充分性等因素选择不同处理方式。选择时,应权衡利弊,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我在自己十六岁生日当天去办银行卡还需要监护人陪同吗
在办理银行卡时,首先确保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其次,了解不同银行的办理规定,有的银行可能要求填写额外的资料或进行人脸识别。在线申请时,需确保网络环境安全,按照提示完
律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在以处对象的名义,借的钱,能否要回来?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诉讼、调解与仲裁。选择时需考虑效率、成本及双方意愿,诉讼具有强制执行力但耗时,调解快速但需双方同意,仲裁则需事先约定。
关于特特工种提前退休
单位不同意时,可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劳动监察部门申诉。需准备充分证据,证明符合提前退休条件。处理方式有协商、调解或法律途径,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