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与订金一字之差却截然不同
更新时间:2019-10-25 17: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定金与订金一字之差截然不同买房买车、预定婚宴,先交一部分定金是交易双方都认同的事。然而,你知道定金该怎么算吗?如果交易不成功,定金能否全额退回?对此,很多消费者都懵懵懂懂。下面的两个例子,也许对提高消费者的“定金”意识有所裨益。张先生准备向某房产
定金与订金一字之差截然不同
买房买车、预定婚宴,先交一部分定金是交易双方都认同的事。然而,你知道定金该怎么算吗?如果交易不成功,定金能否全额退回?对此,很多消费者都懵懵懂懂。下面的两个例子,也许对提高消费者的“定金”意识有所裨益。
张先生准备向某房产中介公司购买一套售价为92.2万元的产权房,签了“委托购房协议书”后,中介公司向他收取了定金2万元,后来张先生对房子不满意,要求退回定金,但中介公司不同意。
点评:按照相关规定,中介公司收取的佣金最多不得超过房价款的2.5%。据此计算,该公司在这笔买卖中能获得的佣金最多为22900元。而按《担保法》的有关规定,担保费(即定金)不得超过合同标的(即佣金)的20%。所以,作为担保方的中介公司,最多只能收4580元的定金,中介公司收张先生2万元的定金显然不合法。但毕竟是张先生毁约在先,因此中介公司虽然要把2万元定金全额退回给他,张先生也得支付一定的违约金。对于以上定金的计算方式,消费者应做到心知肚明,这样才能不让不法商家有机可乘。
陈先生定购了一套1500元的组合家具,预付定金400元。不料交货前一天,家具公司来电告知必须加钱才能做。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违约的家具公司应按双倍定金赔偿消费者。谁知,当陈先生拿出收据一看,上面写的不是“定金400元”,而是“订金400元”,这一字之差,让陈先生应获的赔偿不翼而飞。
点评:“定金”与“订金”,含义截然不同。定金在《担保法》中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可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权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并且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而订金在一般情况下被视作预付款,如收受订金一方违约,只须退还所收款项,而无须双倍退还。陈先生最终虽然拿回了400元订金,但却无法获得原本理所当然的赔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是订金,不是定金
; 定金与订金的区别
在商品房交易中,订金与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定金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履行而自愿约定的担保形式。买家履行合同后,定金应抵作价款或收回;若买家不履行,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若发展商不履行,则需双倍返还定金。同时,《担保法》规定定金应以书面形式约定,且不得超过主合同标准额的20%。一旦书面约定并实际支付定金,即产生法律后果。
另一方面,定金作为合同履行担保,若主合同无效,定金条款亦无效,收受定金的一方应返还定金。如一方过错造成主合同无效,过错方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订金并非规范法律概念,具有预付款性质,是支付手段,不具备担保性质。在商品房交易中,买家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并不丧失请求返还订金的权利;发展商不履行义务时,亦不须双倍返还订金,但违约方仍需承担违约责任。
此外,签订正式的房屋预售契约前,买卖双方签订的认购书并非房屋买卖契约,不具备法律效力。若认购书中有定金条款,购房者反悔则定金不予退还;若发展商违约,则购房者有权要求双倍返还定金。若认购书中约定的是订金,则不具备定金的法律后果。
因此,定金与订金在内容和法律后果上都有明显不同。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购房者应充分理解并慎重行事。
是定金,不是订金
看你是因为什么原因不想要了,如果纯粹是因为你不喜欢不想要了对方不同意协商的话,定金就不能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