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乡规划监督规定

更新时间:2019-06-03 02: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发布日期】2005-9-13【实施日期】2005-11-1【发布单位】市政府【文号】《成都市城乡规划监督规定》已经2005年8月31日市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市长:二○○五年九月十三日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城乡规划行政监督,
【发布日期】2005-9-13 【实施日期】2005-11-1 【发布单位】市政府 【文号】

《成都市城乡规划监督规定》已经2005年8月31日市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二○○五年九月十三日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城乡规划行政监督,保障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对本市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行政行为的监督,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监督体制) 市规划管理局主管本市城乡规划监督工作。市规划执法监督局是本市城乡规划监督的执行机构,负责本规定的具体实施。
市监察、国土、建设、环保、工商、市容、园林、市政公用、房管、经济、城管执法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做好城乡规划监督工作。
第四条(监督制度) 城乡规划监督实行持证监督制度。规划监督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应当2人以上,并出示行政监督证件。 城乡规划监督实行报告制度。市规划管理局应当定期向市人民政府报告规划监督工作的情况。
第五条(社会监督) 城乡规划监督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具体办法由市规划管理局制定。
对违反城乡规划的行政行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向市规划执法监督局举报;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应当公开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六条(规划行政监督)
对下列规划行政行为,应当进行调查处理,并视情况作出《规划监督检查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或者《规划监督检查决定书》(以下简称《决定书》)。
(一)制定规划,未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公示、审批或者备案的;
(二)未按规定编制或者调整城市(镇)和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建设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的;
(三)委托不符合资质或资格管理要求的规划编制单位的;
(四)违反规定调整规划强制性内容的;
(五)建设项目选址违反城乡规划的;
(六)违反城乡规划强制性内容,批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
(七)违反村庄、集镇规划或者规定程序批准建设住宅、乡(镇)村企业或者其他设施的;
(八)对不符合规划验收条件的项目而予以规划验收通过的。
第七条(规划执法监督) 对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的下列执法行为,应当调查处理,视情况作出《建议书》或者《决定书》。
(一)拒不受理对违法建设行为的举报,或者受理后推诿、拖延查处的;
(二)发现或者查实违法建设后不予行政处罚、处理的;
(三)对严重影响城乡规划应予拆除而罚款予以保留的;
(四)查处违法建设程序违法的;
(五)不督促或者不强制执行违法建设单位(个人)履行行政处罚、处理决定的;
(六)指使、授意、放任已经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建(构)筑物的单位(个人)恢复使用的。
第八条(相关行为监督) 在城乡规划监督过程中,发现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涉及规划实施的违法行为,应当告知有关部门。
第九条(其他行政行为的监督)
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由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的其他规划行政行为,应当进行监督。
第十条(《建议书》和《决定书》的内容) 市规划执法监督局作出的《建议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被监督人的名称、地址;
(二)违法事实;
(三)法律依据;
(四)履行被监督义务的方式和期限;
(五)作出文书的机关名称和日期,并加盖印章。 《建议书》或者《决定书》抄送被监督人的同级人民政府。
第十一条(监督方式) 规划监督采取定期检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专案调查等方式;通过受理信访、投诉、行政复议、项目备案等途径进行。
第十二条(监督程序)
规划监督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确定监督对象、内容和工作方案;
(二)组织实施监督;
(三)提出监督报告;
(四)发现违法行政行为,依照规定程序立案并组织调查;
(五)对违法实施行政行为的被监督人依法作出处理决定,需要移交的按职能分工移交有关部门;
(六)告知被监督人监督结果、处理决定;
(七)跟踪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
第十三条(监督职权)
监督人员在实施监督过程中,享有以下职权:
(一)进入被监督人的办公场所或者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经营场所检查、勘验;
(二)要求被监督人提交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档案及材料;
(三)要求被监督人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四)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了解情况;
(五)责令停止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
(六)建议有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四条(被监督人的责任和异议方式)
被监督人在收到《建议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调查处理情况回复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并报同级人民政府。
被监督人收到《决定书》后,应当按照《决定书》的内容和期限完成整改,将整改结果回复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并报同级人民政府。
被监督人对《建议书》或者《决定书》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建议书》或者《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市规划执法监督局提出书面异议并附相关材料;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在接到书面异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书面回复异议人。异议期间《决定书》不停止执行。 网务服律法产地房下天
被监督人认为市规划执法监督局违法实施监督或者滥用职权的,可向市监察、人事、法制及规划等部门投诉。
第十五条(督促义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负责督促被监督人对《建议书》或者《决定书》作出处理。
第十六条(不履行被监督义务的责任)
被监督人未在规定时限内对《建议书》作出处理或者未按《决定书》完成整改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行政机关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权机关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不配合或者妨碍、阻挠监督的国家工作人员,由有权机关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page]
第十七条(监督人员的违法责任) 规划监督人员在监督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行政执法监督权为本单位或者个人谋取私利;
(二)失职或者越权,造成严重后果;
(三)拒不受理投诉,造成恶劣影响和后果;
(四)有其他违法行政行为。
第十八条(管辖移送)
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现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案件,应当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
第十九条(解释机关)
本规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施行日期)
本规定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389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城乡规划法实施细则是怎么规定的?内容是啥啊?
宅基地申请条件如下: 1、因子女结婚等原因确需分户,缺少宅基地的; 2、外来人口落户,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宅基地的; 3、因发生或者防御自然灾害、实施村
城乡规划区重建房屋规定
房子重建需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或者相关部门的改建房屋意见和《规划许可证》。村民在自己的宅基地上改建房屋,首先必须具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如果该宅基地属于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修订)第三十八条如何规定的?
城乡规划的制定实行制度: (一)基本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法对城
城乡规划法实施条例有什么内容?规定是怎样的
答:您好,您的问题已经知悉,现在答复如下:首先目前,我国没有城乡规划法实施条例,只有城乡规划法,内容如下: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
城乡规划法规定离铁路多少米可以建房
您好,建议咨询当地规划局
规划用途为办公的可以住吗
规划用途为办公的可以住吗
城市规划政策法规
在抖音上买假黄金怎么办?
收集证据材料,诉讼维权
未成年人充值退款成功后,腾讯能否在成年后解封账号?
你好,建议及时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起诉解决
老板昨天让去我她哪里上班,和我谈的工资不一样怎么办
处理工资争议,可协商、申请调解、仲裁或诉讼。选择时需考虑效率、成本及个人证据情况,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由于用人单位具有用工管理权,单位批准的形式提前离职。有法律依据吗?
可以,但需协商一致。自我申请离职需向单位提交书面申请,单位同意后办理离职手续,若单位不同意,则需等待30日后离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
女婿是一般户,小宝宝上户口后不在同一个户口本上,为何要把小宝宝跟女婿拉到我们的建档立卡户
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了解当地政策,咨询民政部门,提交相关材料证明家庭关系,申请变更户口本等。选择处理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如政策要求、家庭实际情况等综合考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