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夫妻共同房产,是否有效?

更新时间:2019-11-26 09: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是司法实践中颇为常见的一类案件。具体到本案而言,可根据《物权法》有关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予以分析。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有四:(1)转让人无处分权;(2)受让人为善意;(3)以合理的价格转让;(4)已完成登记。就本案而言,


    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是司法实践中颇为常见的一类案件。具体到本案而言,可根据《物权法》有关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予以分析。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有四:(1)转让人无处分权;(2)受让人为善意;(3)以合理的价格转让;(4)已完成登记。就本案而言,完全具备这四项要件,被告汪先生依法善意取得系争房屋的所有权。
    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有房屋,在实践中时有发生。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争议,有关当事人可采取如下措施:
    1.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购房屋最好登记为夫妻双方共有。
    2.如果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购房屋登记在一方名下,可以到房地产登记机关办理相关手续,变更对登记权利人的记载。
    3.为了防止离婚过程中,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财产,另一方可申请财产保全
    4.就购房人而言,尽量不要与夫妻一方单独签署购房合同,最好要求夫妻双方共同签字。

    案例
    妻子告丈夫擅卖房产 买房人善意取得不退房

    在秦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丈夫吴某擅自将房产出卖。为了拿回房子,她将丈夫和买房人告上法庭。近日,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驳回秦女士的诉讼请求。
    秦女士和吴某于1993年登记结婚。2007年4月,吴某买了一套房屋,并将自己登记为该房屋的权利人。次年6月,吴某与汪先生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以38万的价格将房子卖给汪先生。一个月后,汪先生取得房产证。不久,妻子秦女士得知丈夫瞒着自己,擅自将房屋转让给他人,她执意要要回房子。她认为,房屋虽然只登记丈夫吴某一个人的名字,但是夫妻共同财产,吴某擅自转让该房屋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为此,秦女士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丈夫吴某和汪先生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被告汪先生辩称,系争房屋在转让前登记在被告吴某名下,基于不动产的公示、公信原则,被告有理由相信吴某是完全的权利人,房屋的买卖合同应为有效,故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请。
    而被告吴某未出庭答辩。
    法院审理后认为,系争房屋虽属秦女士与吴某的夫妻共同财产,但该房屋登记的权利人仅为被告吴某一人,基于对登记的信赖,被告汪先生才与吴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根据善意取得制度,汪先生已经合法取得了系争房屋的所有权。因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237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夫妻共同房屋一方擅自卖了
起诉买卖无效,可以联系。
去掉后有什么影响,还是共有财产吗?
您好!房子原来属于共同财产吗?是婚后共同取得的吗
婚前男方用贷款买房房产证只写女方一个人的名字等领证后是需要两个人一起还房贷么如果离婚房子归谁
婚前贷款买房需明确还贷责任及房产归属。若领证后共同还贷,离婚时房产可能按出资比例分割。协商不成可起诉,法院将综合考虑双方贡献、贷款情况等因素判决。保留相关证据是
夫妻贷款买房如果离婚了怎么办
离婚后,夫妻贷款买房需协商或诉讼处理。具体操作:1. 双方协商确定房产归属及贷款责任;2. 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将根据情况判决房产归属及贷款责任;3.
夫妻离婚,房子协议给孩子?
如果夫妻离婚协议中将房产给孩子,但一方反悔,法律上会根据协议的具体内容和生效条件来判断。如果协议符合生效条件,且双方已签字确认,那么反悔方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
结婚前父母给我全资买的房子,房产证上就我的名字,结婚后,如果女方要求写上她的名字,算夫妻共同财产嘛
您好,如您情况描述,如果婚后加名,则该房产由婚前个人财产专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拆迁的领证后房本才分下来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房子100平男方拆迁安置个人80平方
婚前房产拆迁时候一般不是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应当认定为其个人财产,但双方以书面形式约定该财产归共同所有的除外。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