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财产分割房产案例

更新时间:2019-11-26 07: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原告:王某某,男,西安人被告:郭某某,女,西安人原告王某某与被告郭某某原系夫妻。1997年9月双方向原告单位某院交纳集资款36585.90元后,入住该单位2号楼一单元房。98年12月10日,原、被告在婚姻登记管理处办理了离婚手续。自愿离婚协议中约定:某小区住房一套归

      原告:王某某,男,西安人


      被告:郭某某,女,西安人


      原告王某某与被告郭某某原系夫妻。1997年9月双方向原告单位某院交纳集资款36585.90元后,入住该单位2号楼一单元房。98年12月10日,原、被告在婚姻登记管理处办理了离婚手续。自愿离婚协议中约定:某小区住房一套归男方,男方单位住房一套归女方居住。随后双方按协议各自居住,并在公证机关进行了公证。2001年12月,原告以离婚协议财产分割部分侵害产权单位利益为由诉至本院,要求确认双方原离婚协议财产分割部分无效,重新分割财产,将某小区的房屋判归被告所有,将某院的房屋判归原告使用。庭审中,被告辩称离婚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未分割他人利益,不同意原告的诉请。


      审判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被告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出资,取得原告单位房屋的部分产权,二人与原告单位系产权共有关系,属于公民所有的部分,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离婚时原、被告对此已明确处分,该财产不属夫妻离婚后财产纠纷的范围。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赁若干问题的解答》问答就有规定。原告的身份特点,应对国家法律政策的了解优于被告,且作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与被告达成的离婚协议,主观上体现了自己的真实意志,客观上未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该协议有效。至于原告本单位职工参加房改一节,与法相悖,不予采纳。原告要求确认协议部分无效,重新分割财产,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依照《民法通则》第4、第5、第6、第54、第55、第57条规定,判决驳回原告要求确认离婚协议财产部分无效,重新分割财产之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557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财产分割法
你好,可以起诉。
关于离婚及财产分割的案件
1、过错方面的证据,可以是影响或录音; 2、抚养权双方都有权利争取,因此要寻找有利孩子成长的证据,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离婚案件的财产分割
如没有约定的,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婚后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父母赠与子女的房产怎么过户收费
父母赠与子女房产过户,需按流程操作。首先,双方签订赠与合同并公证;其次,携带相关证件到房产部门申请过户;最后,缴纳相关税费后领取新房产证。注意确保合同合法、证件
我和前夫离婚,我们共同买的房子归我,他现在找我借购房合同,房子主贷人是他我能随便借给他吗?
可以借,但需采取保障措施。1. 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借款用途、归还时间等。2. 保留购房合同复印件或扫描件,以便随时核查。3. 若前夫不按时归还或用于非法目的,及
房证是父母的姓下居住5年多了离婚后可以分的房子的钱吗
不能分割,房产归出资父母子女所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规定,一方父母全款出资购买的房子,视为对该子女的赠与,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在离婚时,该房产不
妻子的父母支付了房屋费用,财产转让登记在妻子名下。是否有权分居?
分居后的财产还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为分居也是属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以只要没有特殊约定的,其财产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双方可以通过协议方
就是我爸妈结婚很多年了,然后买了房子,然后房产证上标注了为男方单独所有如果后续离婚方房产怎么分割?
离婚房产分割需分情况处理。如房产为男方个人财产,则归男方所有;如为共同财产,可协商分割或诉诸法院。协商分割需双方达成一致,签订书面协议;法院诉讼则需提供证据,由
夫妻双方共有房,双方给能提取公积金
可以提出公积金,需要双方缴纳
房证是女方婚前的离婚了男方有一半所有权还是给男方钱
离婚处理房产,常见方式有协议分割或诉讼分割。若双方能就房产分割达成一致,可选择协议分割,快速高效;若无法达成一致,则需通过诉讼分割,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