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公租房申请条件

更新时间:2015-04-09 11: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哪类人群可以申请公租房四类人群可住公租房:1、中等偏下收入:要具有本市城镇常住居民户口或者单位公共户口;在本市家庭收入、家庭财产低于规定标准;在本市家庭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未享受过福利...

  哪类人群可以申请公租房

  四类人群可住公租房:

  1、中等偏下收入:要具有本市城镇常住居民户口或者单位公共户口;在本市家庭收入、家庭财产低于规定标准;在本市家庭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未享受过福利分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等优惠政策。

  2、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需具有本市城镇常住居民户口或者单位公共户口;高中以上(含高中)学校毕业不满五年;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两年以上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者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一年以上;在本市家庭收入、家庭财产低于规定标准;在本市无自有住房,且未享受过福利分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等优惠政策。

  3、外来务工人员:需具有本市外来人口居住证明;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劳动(聘用)合同,并且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两年以上或者累计缴纳社会保险3年以上;在本市家庭收入、家庭财产低于规定标准;在本市家庭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4、外籍来哈务工人员:需具有本市外国人居留许可,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经备案的劳动(聘用)合同,收入、财产和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注:除了针对特定人群外,还规定,正在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或者具有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资格尚未享受保障的家庭,和经省、市政府批准引进的人才,在本市工作的省部级以上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复转军人、建国前入伍老军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住房困难家庭,省公共租赁住房试点单位职工,可以不受收入限制。

  申请步骤

  申请人在规定申报期限内,向户口所在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政府申报,并提交相关材料,外来务工人员和外籍来哈务工人员由用人单位统一申报。

  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政府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对不符合条件的,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符合条件的,在申请人居住地或者工作单位公示7日,公示期满无异议或者异议理由不成立的,上报区政府指定机构核准。

  区政府指定机构在规定时间内将收到的初审材料转给住房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民政、商务、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公积金管理机构分别进行审核,并根据各有关部门反馈的审核意见汇总后形成核准结论。

  公示期满无异议或者异议理由不成立的,报市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登记。

  市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对核准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登记,并由区政府指定机构向申请人发放《哈尔滨市公共租赁住房配租资格通知书》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053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经适房申请条件
每个地方的申请条件都不一样,你最好打电话问当地的政府
买房时没告诉电梯不通地下车库,我该怎么办?
什么方式购买的,您的诉求是什么
我问公租房申请被骗,怎么处理
你好,建议搜集证据,随时准备报警处理
现在房贷还不上,怎么解决?
你好,双方可以签订协议,保留好转帐记录等
我发现我所买房屋存在多处质量问题,现在我决定退房并要求赔偿损失,需要提供哪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退房并要求赔偿。操作:1)聘请专业机构进行房屋质量鉴定;2)收集并整理购房合同、支付凭证等证据;3)联系开发商协商退房及赔偿事宜;4)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
发现购房合同只写了建筑面积,也没写公共面积和套内实际使用面积,我该怎么办
针对购房合同面积问题,常见处理方式有:1.协商解决;2.法律途径维权。选择时应考虑误差比、合同条款等因素。若误差较小,可优先选择协商;若误差大或协商无果,可考虑
你好,当初买房是写夫妻两人的名字,现在办房产证老公说只写我一人的
如果您想确保双方权益,可以与丈夫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房产为共同财产,并保留好相关证据。同时,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如何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