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调控政策 该出手时就出手
更新时间:2019-08-05 04: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如果从近三年房价变化与对应的调控政策进行简单了解,就会发现政策对房地产任何时候都不仅仅是刺激扶持或打压那么简单,因此买房前如何读懂政策,尤其是调控政策,显得更为必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买房人读懂调控政策,不用遵守舆论规则或者专家的言论,而应从市
如果从近三年房价变化与对应的调控政策进行简单了解,就会发现政策对房地产任何时候都不仅仅是刺激扶持或打压那么简单,因此买房前如何读懂政策,尤其是调控政策,显得更为必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买房人读懂调控政策,不用遵守舆论规则或者专家的言论,而应从市场、土地、税费、信贷四个方面进行较长周期的考虑。
一、站在政策角度审视市场
可以肯定的是普通住宅消费一直是政策所倡导的。但正因为政策倡导普通住宅消费,因此非政策范围的产品,对于有购买力的消费者而言恰好是最优选择,比如舒适三房。对于购买力有限的消费者而言,将只能遵守多层、小高层、高层的顺序,再其次是从总价上来决定。
接下来的问题是你什么时候入市,如果仅从市场变化来解读市场,你可能会随大流或遵守观望原则。但由于房子在伴随经济发展与通胀率完全吻合的特点,所以自住房完全不用看市场是否存在拐点,对投资性消费,如果持有也不用看市场是否波动,唯一值得思考的是带有投机性质的投资消费,因为预期未来几年都可能面临出手。
二、差别化信贷要维护好自己的征信记录
如果你知道资金有时间成本,如果你放在一个非常长的周期来看待买房占用的资金,你应该理解所谓差别性信贷实际是不存在的,因为伴随经济的波动,名义利率即使不动,实际利率也会伴随经济增速而发生实质变化。
因此,买房不要因为低利率或优惠利率的存在而冲动性购买,也不要因为买绩优房提高利率而懊恼,长远即一个还贷周期,基本利率水平是一致的,都关乎经济成长环境,如果未来中国持续再发达十年,你的任何买房决策都不会错。维护好自己的征信记录,能够从银行贷到款,享受更多的优惠才是划算的。
三、读懂土地选好区位
土地对房价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一块好的地段往往就出地王,同样一块鸟不拉屎的地方价格肯定是不一样的。房子终归是要住的,生活配套设施要齐全,否则房子也没人要,所以读懂土地选好区位非常重要。
带动房价的力量来自土地,比如一块大宗土地出让给品牌开发商,这个开发商会遵守低开高走的策略,但在规模成本与产品差异方面会持续带来区域产品品质提升与价格上涨。因此,当你看到拟购买的房子周边区域已经存在大宗土地出让给品牌开发商,则可以放心购买。这是一种对冲原理在房价反映上的表现。
房价在未来一段时间是否会发生剧烈波动,这也可从土地出让分布规律来分析,如果一届政府出让的用地较多来自改造区域,则意味着未来房价会比较平滑,如果一味出让边缘用地大宗用地,则意味着未来房价会有一个较高的预期,原因很简单,边缘用地开发商会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来兑现市政资源,因此其未来成本转嫁的内容会更丰富。
四、如何理解税费优惠差异
须明确一点的是税费差异主要指地方税种,国税谈不上优惠差异或者变动,因为其制订者是人大。那么地方税费优惠有什么特点呢,一是阶段性存在,另一是幅度遵守城市化进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那么优惠时间会长一些,房价波动也会少一些。
再者,地方税的制订期限往往与一届政府的任期吻合,所以可以按五年周期来理解,如果你认为五年的优惠期间你认为税费减免是有意义的,那么可以考虑,否则不用考虑相关税费减免在买房过程中的方便性。
综合起来看,如果一个城市,税费优惠对普通住宅有较长周期的优惠政策,土地出让主要集中于城市改造,市场处于缓慢上涨周期,自住消费比较旺盛,可以大胆进入,反之亦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二手房能否因调控政策解除合同?
二手房买卖合同解除有三种:协商解除、约定解除、法定解除。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违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合同效力
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合同效力具体表现在:
1、合同对当事人的一般拘束力。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2、合同的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合同的效力体现为双主事人订立合同的效果意思产生的法律效力,每一个合同的效力都是特定的,各个合同之间的效力都是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