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让土地要交印花税吗

更新时间:2021-06-22 14: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现在已经完善了税收政策,我们积极交税也是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不然我国的高铁、机场不可能发展这么迅速。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订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那么政府出让土地要交印花税吗?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政府出让土地要交印花税吗

  政府出让土地合同应当按照产权转移书据税目缴纳印花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88第11号令)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印花税。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财税字[1988]第225号)第二条第二款之规定 条例第一条所说的单位和个人,是指国内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团体、部队以及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其在华机构等单位和个人。

政府出让土地要交印花税吗

二、

印花税是什么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订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

  2021年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草案)》,规范印花税征收的暂行条例有望尽快上升为法律,显示出中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和完善现代税收制度步伐加快,有利于稳定社会、市场预期。

  2021年2月27日,印花税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草案总体上保持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基本不变,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和证券交易印花税有关规定上升为法律。

  三、应纳税额计算公式是什么

  应纳印花税=计税依据×核定比例×税率

  (1) 应纳税额=应纳税记载的金额(或者费用、收入额)×适用税率

  (2) 应纳税额=应纳税凭证的件数×适用税额标准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政府出让土地要交印花税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可见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单位和个人,是指国内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团体、部队以及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其在华机构等单位和个人。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215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家里有人得了重病,可以申请低保吗?
低保是指最低生活保障,即凡是中国公民,只要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分为农村低保和城镇低保。
学校要求我们跟随岗位实习,现在申请独立实习,拒绝了我的申请。我该怎么办?
学校强制要求实习,尤其是学校强制安排实习单位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学校要求学生去实习,是双方自愿的选择,而不是强制的措施。学校跟用人单位有劳动协议那也是学校和用人
他们联通的网线那个嗯,上面有电回来带我家这嗯,这应该要求怎么赔偿?但是没有生命危险
可协商或诉讼索赔。协商时保留证据,达成协议后签署书面文件;诉讼需收集相关证据,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按法院判决执行。
我现在也要动迁,不知道有什么说法吗,他们说超过300平就不给补偿了,是有这种说法吗
附属物平方米数多,可咨询政府了解具体补偿标准。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补偿的公平性、合理性,保障自身权益。可寻求专业法律人士帮助,确保补偿方案合法合规。
就是我在便利店上班,家里有急事我提出了辞职,当时也签了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您辞职后,公司应支付您应得的工资、加班费、奖金等劳动报酬。如果公司存在拖欠工资或未支付加班费等情况,您有权要求公司补发。此外,如果您因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