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出租餐饮收税吗

更新时间:2021-06-10 16: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出于生活和经营的需要,有的人就会租赁商品房营业。租房的时候就向房东交纳约定的房租以及押金,签订房屋租赁合同,顺利办理入住。但是,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出租房屋,就需要缴纳一定的的税费。那么商品房出租餐饮收税吗?下面找法网小编就将针对这个问题为您进行详细地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

商品房出租餐饮收税吗

  出租房屋属于租赁业务,需要符合政策,办理的相关手续,需要交税;一般根据出租房屋月租金收入的5%-20%缴纳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税费,具体如下:

  1、房产税。

  2、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上两税凡经房管部门备案并执行规定租金标准的,可暂免缴纳。)

  3、营业税。按租金收入的5%缴纳。个人出租房屋月租金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免征。

  4、城市建设维护税。纳税人所在地按营业税的税额的7%计征。纳税人在郊区各县城、镇范围内的,按营业税的5%计征,其余地区税率为1%。

  5、教育费附加。按营业税税额的3%计征。

  6、印花税。按租金的千分之一贴花。

  7、个人所得税。个人出租房屋,月租金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应按月租金收入扣除800元费用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税;月租金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按月租金收入扣除20%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均为20%。

 商品房出租餐饮收税吗 

二、

租房纳税人是谁

  1、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由经营管理单位纳税;产权属集体和个人所有的,由集体单位和个人纳税。

  2、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纳税。

  3、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屋所在地的,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纳税。

  4、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亦由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纳税。

  5、无租使用其他房产的问题。纳税单位和个人无租使用房产管理部门、免税单位及纳税单位得房产,应由使用人代为缴纳房产税。

  6、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缴纳房产税。

三、

租房房产税什么时候交

  1、纳税人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从生产经营之月起,缴纳房产税。

  2、纳税人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从建成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3、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4、纳税人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5、纳税人购置存量房,自办理房屋权属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6、纳税人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7、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用、出租、出借该企业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商品房出租餐饮收税吗等相关法律知识。商品房出租餐饮需要交税,以每月的房租租金的5%~20%为标准,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费。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购买一个商场4楼餐饮商铺,因为餐饮商铺卖的火所以就把不好卖的楼层以餐饮商铺对外出售。我想退首付款不知
您好,这种情况您可向法院起诉开发商违约,要求解除合同、退还已交的首付款,如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您也可同时要求开发商向您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具体情况需要结合双方签订的合同以及其他相关证据综合判断。《合同法》第九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法》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我是餐饮转让
您好,您要咨询的具体问题请描述一下
购房合同写明商铺土地用途包含餐饮,是可以租给做餐饮的办理营业执照的把
具体可咨询工商局 祝您早日解决,如需进一步帮助,请点击我头像右侧的电话,与我电话(同微)沟通。
律师解答动态
开庭时间是法院根据案件排期确定的,有时确实会较长。不过这期间你也别干等着,要收集整理好被骗的证据,像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首先得看你和公司签的合同里关于退课赔偿是咋规定的。要是教学方向真有问题,你有证据证明这影响你学习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准考证号泄露可能带来信息被冒用等风险。首先要密切关注相关考试动态,若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可联系考试组
取决于您所在地的具体政策和申请进度,可查询当地细则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