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可以取吗

更新时间:2021-04-25 13: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住房公积金是买房时的一项福利政策,用公积金进行贷款买房时,其利率低于同期利率,因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但缴纳公积金后,若因其他原因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时,可以提取相应数额的公积金。更多关于住房公积金可以取吗的内容,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一、住房公积金可以取吗

  可以。职工购买自住房,未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一次性付款购买商品房的,原则上职工本人及其配偶可以凭有效证明材料,可以办理一次公积金提取。同时,夫妻双方累计提取总额不能超过实际发生的住房支出。如果是贷款购房的情况,在不超过贷款金额和贷款期限的前提下可以每年办理一次公积金提取,但是贷款已还清后就不能再办理公积金提取了。

  提取公积金的情况: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有住房的持有效提取凭证;

  2、离休、退休的持有效提取凭证;

  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持有效提取凭证;

  4、到国外、港、澳、台地区定居的持有效提取凭证;

  5、偿还住房贷款本息的持有效提取凭证;

  6、被纳入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支付房租的持有效提取凭证;

  7、非本市户口职工离开本市并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住房公积金可以取吗

  二、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

  下列单位及其在职职工:

  1、机关、事业单位;

  2、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或经济组织;

  3、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

  4、外国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常驻代表机构。

  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可以申请缴存住房公积金(注:并不是每个社区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都允许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交纳住房公积金,具体情况请咨询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

  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具体缴存比例由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拟订,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基数原则上按照缴存人上一年度月平均纳税收入计算。

  法律咨询:

  网友:因重大疾病首次提取公积金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律师:1、病患者有效身份证;

  2、缴存人的户口簿,已婚还需提供结婚证;

  3、家庭所有成员的收入证明原件;

  4、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5、社保特定门诊批复原件及复印件一份(病患者没参医保不需提供);

  6、医院相关治疗费用的凭证,如住院费用清单;

  7、《职工因家庭突发事件或重大疾病造成生活严重困难提取住房公积金申报表》单位盖公章;

  8、当缴存人与当事人为不同户口的直系亲属关系时,需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关系证明。

  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例如租房、大病治疗等导致生活困难的情形,住房公积金的所有权归属于个人,因此其具有提取的权利。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住房公积金可以取吗的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名下有房公积金提取
常见处理方式**:名下有房提取公积金,首先需了解并确认自身是否符合提取条件。符合条件者,可准备相关材料(如购房合同、贷款证明等),向所在单位申请并填写提取申请表。单位审核后,提交至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批。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确保材料真实齐全,遵守提取流程。
孩子买房父母可以提取公积金吗
在不同情况下,处理孩子买房父母提取公积金的具体操作如下: 1. **符合条件情况**: - 准备材料:户口本、购房合同、身份证等原件及复印件。 - 提交申请:携带材料至公积金管理中心或在线平台提交申请。 - 等待审批: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材料,通常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 提取资金:审批通过后,公积金将转入指定银行账户。 2. **不符合条件情况**: - 咨询原因:了解不符合条件的具体原因,如提取金额超限、关系证明不足等。 - 补充材料:根据要求补充相关证明材料。 - 申诉或复议:若对审批结果有异议,可申请申诉或复议。 3. **特殊情况**: - 异地购房:需额外提供异地购房相关证明,并确认是否受户籍限制。 - 商业贷款购房:可提取公积金作为首付款,但需确保符合当地政策规定。 在处理过程中,务必保持与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律师解答动态
孟翔律师
孟翔律师
3分钟前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适用于2001年前转业人员)第52条:军转干部住
你好是遇到人身损害法律问题咨询?
没有法律的问题,就不要乱留电话号码了.真的是一点素质都没有。
张俊杰律师
张俊杰律师
19分钟前
这个情况不一定是真的,可电帮你研究下
孙志伟律师
孙志伟律师
21分钟前
你好,你说的情况建议你咨询管理人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