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房时 教你"四招"识破房产骗局

更新时间:2019-08-13 02: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买房是件大事,多耗些脑细胞本也是情理当中的事。但最可恨的是,费了很多劲最后买的房还让人不舒服。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房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认购书及其他书面资料,必须实地查看楼盘。同时要小心谨慎,识破各种买房陷阱。第一,识破房托下套。现在,不少开发商制造

    买房是件大事,多耗些脑细胞本也是情理当中的事。但最可恨的是,费了很多劲最后买的房还让人不舒服。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房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认购书及其他书面资料,必须实地查看楼盘。同时要小心谨慎,识破各种买房陷阱。

      第一,识破“房托”下套。现在,不少开发商制造假象让你认为这个楼盘非常抢手。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他们利用“房托”的方式自我炒作,以此来形成一种“人人争相抢购”的泡沫效应。因此,当作为购房者的你若看到售楼处人流涌动的场面时,千万不要着急,驱散蒙在眼前的浓雾仔细看一看,究竟有多少真正的购房者,又有多少“房托”。

      第二,别忙下单,多走多看。看房子时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走马观花”。因为对于质量不好的楼盘来说,售楼人员往往只会带领消费者参观事先已经选定好的两三套经过装修的样板房,购房者往往会被其精美的装修所蒙蔽,许多形迹却没被发现。所以购房者在看房时不妨多看几套房子,说不定就会发现问题呢!

      第三,莫信规划,立字为据。许多开发商在推出楼盘时,也会同时推出园区规划,但由于开发商与购房者所签的协议对先期的园区规划并无约束力,而开发商也会因此把园区规划变成一纸空文,造成不少购房者因此吃亏。所以购房者在购房时,不要过分相信开发商对园区规划的设计,除非他把这些都写入到你们的合同当中。

      第四,知己知彼,掌握主动。在双方的讨价还价中,销售商会使用种种借口,让购房者作出更大的让步。而购房者应该事先多了解一些房产信息,对所要购买的楼盘与其他与之相似的楼盘在质量、价格、物业等方面对照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并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适时地传递给开发商,让对方知道你是购房的行家,并适时地戳穿对方的小伎俩,这样你就能在购房时掌握主动权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商品房购买合同
审查合同时要确定合同中是否存在前后意思矛盾、词义含糊不清的文字表述,并及时纠正容易引起误解、产生歧义的语词,确保合同的文字表述准确无误。
商品房购买
因房屋买卖违约而产生的退房问题,如果买卖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来处理。如果没有约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相关问题。
购买商品房,合同签的是。购买商品房,合同签的是交房的条件是商
即买房人的确定、卖房人的审查。确定好以谁的名义买房,他可能涉及到将来过户、继承等问题同时,注意轻易不要以他人名义买房,由此引发纠纷的情况很多,卖房人应是开发商,少数例外。 1、购房者应要求其提供营业执照原件,查看是否通过了最新年检,贴有年检标记,经营范围中有无房地产开发销售内容,如没有相应资质,将导致开发销售行为违法,这样的房产买不得。 2、售楼广告很多购房诉讼是因广告宣传而起,在对楼盘的宣传中,开发商过多使用溢美之词已形成一股潮流,开发商对楼盘的规划环境、价位等极力进行包装,而直接面对购房客户的售楼人员更是利用楼宇沙盘模型大做文章。 3、让购房者觉得买到了便宜,优美的环境、低廉的价位并能享受到开发商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实际上,一旦购房者拿到钥匙踏进自己的房屋,往往发现开发商描述的各种美好景象与现实相距甚远,于是产生一系列纠纷,在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只好诉至法院讨说法。 4、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购房人最好在签订合同时,要求开发商将广告承诺的内容写入双方协议中,或要求作为合同附件,使其成为合同内容的一部分,以此约束开发商实现广告内容。
律师解答动态
暑假工被拖欠工资,可先和老板友好沟通,明确要求支付工资并给出期限。要是沟通没用,收集好能证明工作情况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对方恶意剪网线还索要一万块不合理。可先和对方沟通,说明网线铺设未对其造成实质损害,不应收费。若沟通无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离职退休村干部的补贴金额没有统一标准,受当地政策、任职年限、贡献等因素影响。要确定十年能拿多少钱,得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医院开错死亡证明一般是可以改的。因为医院有义务确保证明内容真实准确。你可以尽快联系出具证明的医生说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先别着急,咱们得弄清楚扣钱的具体原因。看看是不是存在合同约定的扣费情形,或者是操作失误。你可以先收集
徐婕律师
徐婕律师
8分钟前
你好,卖淫嫖娼违反直治安管理办法,一般情况处5日以下或者500罚款。对方不开门你找开锁的进去强行与对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