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房产不守信,一女二嫁起纠纷

更新时间:2019-08-26 11: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拍卖房产不守信,一女二嫁起纠纷作者:好望角新闻收了张家的彩礼,结果把女儿嫁给李家,过去常见的婚姻纠纷现在又发生于房产拍卖中。不久前,当事人季某一纸诉状将刘庄镇民主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陈某告上法庭。事情缘发于2002年9月1日,民主村村部张贴公告,公开出售原

收了张家的彩礼,结果把女儿嫁给李家,过去常见的婚姻纠纷现在又发生于房产拍卖中。不久前,当事人季某一纸诉状将刘庄镇民主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陈某告上法庭。
事情缘发于2002年9月1日,民主村村部张贴公告,公开出售原协力村部(现两村合并)代销点两间集体房产。这是两间门面房,一直由另一村民赵某租凭,用于营销生活用品。公告张贴后,季某与赵某都报名购买。同年9月10日,村委会在刘庄镇法律服务所主持下公开举行拍卖仪式。
出售的房产拍卖起价为4260元,村委会派两名会计到场,当场分别收取二人的竞标款。二人先各缴了4260元,然后每200元一档往上加拍(每加拍一档,都各自掏出200元现金缴到会计处)。经过36轮报价角逐,房价由上升到25060元。赵某不敌,当场表示“不要房子了”,并从会计手里拿走自己的竞标款。而会计如数收取了季某的购房款,并开具了两张收条。村支书现场表态季某中标,承诺“不超过10天交房”。
但时至今日,赵某仍未从那两间房中搬出,村委会也没将购房款退给季某。2004年4月21日,村委会主任陈某在本村一农户家中召开“座谈会”,决定以“封顶价”8000元将该房屋处理给赵某。
一房二卖,明显有失公平,集体资产人为贬值17060元,村民们意见很大。不久,刘庄镇党委接到群众举报,当时的镇党委书记杨建平很快作出批示,否定了相关“座谈会”决定。可问题并没有解决,2005年末,民主村村委会又将此房产以8000元与赵某“成交”。
当事人季某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是通过公开竞争中标的,且按最高竞标价如数向村部交付了购房款,应享有此房产的所有权,村委会不应“一女二嫁”。同时他认为两次“买卖”,房价由25060元降至8000元,不但对其本人不公平,也是损害了集体的利益。为此他把村委会主任陈某告上法庭,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为全村村民讨个公道。
据悉,市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并决定由刘庄法庭负责审理。本站将关注相关详情。

详细问题请咨询房产纠纷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房产拍卖最低拍卖几次?房产拍卖过程有查封房产吗?房产拍卖不出
您好。资产拍卖的流程一般如下:①由资产所有者代表提出资产拍卖的意向,并委托给专门的拍卖机构;②资产拍卖机构将受托拍卖的资产在拍卖市场挂牌公布,公开招标竞卖;③在公开竞卖中,最终将资产卖给出价最高的竞买人;④拍卖成交后,由资产所有者和购买者双方签订契约,进行公证,办理资产转移手续。 契约的内容包括:资产概况、出售价格、付款方式等。企业整体资产拍卖时,还要考虑原有债权债务处理,退休及在职职工安置办法以及双方商定的其他事项。⑤资产拍卖机构向委托方按资产成交额的一定比例收取费用。
法院房产拍卖能拍卖几次
关于资产拍卖的情形:将纠纷起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后,被告拒不执行判决的情况下,法院可以查封被告的财产,进行拍卖处理。
法院拍卖的房产拍卖几次
资产拍卖中,法院拍卖成交后都会有法律文书才定权属变更,并且送达相关登记机关和当事人,你可以凭借法律文书去办理产权变更手续。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口粮地是以家庭为单位承包的,老大作为家庭成员有权益。如果口粮地有老大应得份额,老大能要求和小叔子平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先别急,得弄清楚深圳市分转科技转走你1000块的原因。是不是你之前和他们有业务往来、签过协议啥的。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暑假工每天工作十一个小时,超出了法定标准工时,可能违法。不过,如果有加班工资且符合规定,也不一定违法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先别慌,问清楚站长让你办离职的原因。若因你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就和单位协商争取好的处理结果;若没有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这种情况通常不构成违法。你朋友虽有找“小姐”开房的意向,但未与对方发生性交易行为,且在对方未到前就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2分钟前
这得看具体情况,如果拿预支工资时就没打算回来干,可能涉嫌诈骗。若因特殊原因不能回来且及时说明,一般不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3分钟前
这种情况税金能否退回,关键看挂靠公司扣税依据。若因要开票才扣税,现不用开票,理论上能退。你可先和挂靠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3分钟前
关于双女户孩子被大学录取是否有补助,目前没有明确统一规定。你可以去村里了解下当地是否有这类政策。若村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