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物权登记的审查

更新时间:2019-08-07 09: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实行对抗主义的国家,登记机关只进行形式审查,所耗费的制度成本较低。而登记要件主义要求登记机关对登记申请事项负有实质的审查义务,但如果登记机关对法律行为的实质内容负有审查义务,审查法律行为的内容是否合法,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将增加登记机关的负担,并导

  在实行对抗主义的国家,登记机关只进行形式审查,所耗费的制度成本较低。而登记要件主义要求登记机关对登记申请事项负有实质的审查义务,但如果登记机关对法律行为的实质内容负有审查义务,审查法律行为的内容是否合法,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将增加登记机关的负担,并导致登记机关错误的增多,从而影响登记机关的信用。因此,德国法以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将审查的范围局限于物权行为,根据其物权理论,物权合意是物权变动的唯一根据。在物权合意存在于债权合同的履行行为中时,债权合同是原因行为,但原因行为的无效或者撤销不能导致物的履行行为的当然无效和撤销(此所谓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因此,登记审查只涉及物权行为本身,并不考量作为原因的债权行为的合法有效性。而物权行为是一个道德中立的行为,其违反法律和善良风俗的情况较少,无需登记机关做深入的调查,所以,尽管德国法把登记作为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强加了国家的审查干预,但是,同时又利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切断了国家进一步深入干涉私生活的路径,并且把物权变动的基石牢牢地扎在当事人的意志自由之上。从而形成了德国物权法上的审查原则:物权行为独立与无因基础上的实质审查主义。   我国相关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不动产登记系采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制,而登记机关在实践操作中均采取所谓的形式审查制,即登记机关只对申请人应提交的登记申请,不动产权属证明文件,物权变动意思证明材料等申请材料是否齐备、是否合乎规范要求进行审查,而无须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及其所涉及的不动产权属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进行“调查核实”。加之我国有关不动产登记缺乏严格的规范性,诸如存在应当记录而未记录、记录保存不完整的情况,使得登记权利状况与真实权利状况不一致的情况甚为频繁,从而影响到登记的效用。笔者认为无论是实质审查还是形式审查都只具有相对性,就不动产登记而言,所谓的形式审查并不意味着对真实性审查义务绝对放弃,不动产登记审查的相对形式化的目的在于防止登记机关对作为原因的法律行为的合法性与有效性进行审查,从而减少行政权力介入私人交易领域的机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不动产物权未登记占有
未经登记的不动产权属的确认:未经登记的,不动产物权不发生效力。我国法律对不动产所有权人的确定非常明确,就是登记在权属证书上的权利人就视为是该不动产的所有权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物权
不动产登记又称为不动产物权登记,是权利人、利害关系人申请国家确定的职能部门将有关申请的不动产物权的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不动产登记证书,即记载房屋的产权信息,也包括土地的使用权信息
律师解答动态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是否涉嫌诈骗,建议报警试试,警方不按刑事案件处理的话,再起诉。
你好不合理协商不了这个是可以去起诉的
你好,你可以讲一下管辖地在哪,可以帮助你
是什么原因涉及照片?这个不好弄,不好弄,这个不好弄,这是骗局。
林鸿传律师
林鸿传律师
今天 00:12
注销营业执照后,需向社保部门说明情况并提交注销证明,符合领取条件(如仍在失业期、未重新就业等)且审核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