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贷款须说明用途且面谈

更新时间:2019-11-17 07: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银监会昨天宣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已经通过,于2月12日开始施行。这两份分别标记为2010年第1号和第2号的文件,旨在规范两类贷款业务,加强贷款审慎经营管理。其中,个贷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银行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不过

银监会昨天宣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已经通过,于2月12日开始施行。这两份分别“标记”为2010年第1号和第2号的文件,旨在规范两类贷款业务,加强贷款审慎经营管理。其中,个贷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银行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不过,信用卡透支除外。

  个人向银行贷款,银行至少要调查其五方面的情况,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收入情况,借款用途,还款来源、还款能力及还款方式,保证人担保意愿、担保能力或抵(质)押物价值及变现能力。同时,银监会要求银行在进行贷款调查时应以实地调查为主、间接调查为辅,采取现场核实、电话查问以及信息咨询等途径和方法,要严格执行贷款面谈制度。同时,个人从银行借出来钱,花在哪里的过程都将受到严格监控,银监会新规要求银行对个人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的信用及担保情况变化等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控分析。

  针对企事业法人的流动资金贷款相关办法规定,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权等投资,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不得挪用,贷款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检查、监督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情况。办法要求银行应合理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昨天强调,需防止超额授信,不得恶性竞争和突击放贷。有时挪用贷款源于贷款超出了借款人实际流动资金的需求。该负责人表示,新规既要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也要防止过度放款导致对资金的挪用。

  另外,由于两项新规对贷款支付和贷后管理上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可能会增加个人和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流程。但银监会强调,新规不会增加信贷成本,也不会影响信贷总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502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贷款用途证明
如实写。
贷款用途证明
订立一些经济合同。
公司贷款用途证明格式贷款项目说明的格式
没有固定的格式,按照银行的要求出具。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以交租金为用途, 可否向银行申请贷款吗
你好:只要你符合银行的放贷情况,你做什么都行
泡泡聊天上的贷款如果逾期不还会怎么样?
金融借贷逾期还款的,银行可以会停止发放新贷款,建议先和贷款方协商处理,另外还有可能会支付违约金或者罚息。支付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规定的义
撞坏了别人的东西。谁来承担赔偿?
你好!一般按公司的规章制度处理
孩子在女方儿。小孩有义务抚养父亲吗?
法定抚养人即法律明确规定有抚养义务的人。子女抚养权一般会判给适合小孩身心健康成长的一方。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
工作前进行培训,说培训费用从以后的工资中扣除是合法的
你好,培训期间是否要扣工资?是否给工资都要看你签订的劳动合同的起始期限而定
你好!请问一下,我在一家企业上班,企业私自调动我的工作岗位,没和我协商。我怎么办
对岗位被私自调动,应:1.与企业沟通,要求恢复原岗位;2.若企业不配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3.投诉无果,可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你好我想问下就是我姐把我手机摔坏了并且拒不赔偿而且也不归还应该怎么办
手机被摔坏且对方不赔偿,可:1.协商:与对方沟通,提出修理或赔偿要求。2.调解:请亲友或专业人士介入,协助双方达成共识。3.诉讼: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
您好!两个人认识的人喝酒,先动手的一方头部被打,缝了13针,一般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
这种情况通常可通过调解、和解或诉讼处理。选择方式应考虑伤情、双方意愿及证据情况。调解快速且成本较低,和解可保留双方关系,诉讼则更为正式和权威。
自己的手机号被别人注册了药店会员不知道有什么影响?
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您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误用于药店的相关活动,存在信息泄露的潜在风险。隐私侵犯您可能会收到不必要的营销信息、促销活动通知等,干扰您的正常生活,侵犯您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